城市生活污水除磷技術天津眾邁廠家
一、我國污水處理現狀
(1)、污水處理設備運行負荷率有待進一步提升歷年來,我國的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平均運行負荷率在65到70%左右,還有一定的提高空間,造成運行負荷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有兩個:
(1)城鎮生活污水收集系統建設滯后,管網配套工程覆蓋率低,污水不能全部收集進人污水處理廠,這是全國各地普遍存在的現象;
(2)城市污水處理設施設計規模過大,導致管理運行費用過高,或者是設計處理規模超過了實際的處理需求,造成“大馬拉小車”的現象,直接導致污水處理運行負荷率不高。
(二)污水資源化率低國外城市污水處理回用率較高,例如以色列1997年生活污水回用率就達99%,而美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城市生活污水的資源化程度也很高。而在我國,目前城鎮生活污水再生利用量僅占污水處理量的4. 6%,我國的污水資源化還有很大前景,尤其是在干旱、半干旱的缺水地區。
二、縱觀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在污水處理工藝技術、污泥處理及污水回用等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大體情況簡述如下:
1、預處理預處理僅用于城市污水排海排江工程,予處理的目的在于去除污水中的漂浮物質、油類或油脂類物質以及砂粒等無機物質及部分有機物。
2、一級處理從傳統的城市污水處理工藝流程來看,一級處理部分以污水收集粗、中、細格柵或水力篩、沉砂池及初次沉淀池等物理處理來達到一級處理。近期主要的發展為處理設備的機械化和自動化水平的提高,各種機械設備的研制與開發,各種新型處理構筑物的應用等。
3、二級處理從污水二級處理工藝來看,仍然以生化處理為主,典型的流程格局仍為污水經格柵到沉砂池到初沉池、曝氣池、二沉池、消毒接觸池后排放。
4、三級處理進一步處理水中難降解的有機物,以及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經過以上三級處理之后,基本去除了水中的污染物。
三、城市污水處理主要工藝:以A/O(厭氧-好氧活性污泥法),介紹下A/O工藝原理及流程。
1、A/O工藝原理:
厭氧-好氧活性污泥法(Anoxic/Oxic,簡稱A/O)是由厭氧和好氧兩部分反應組成的污水生物處理工藝。污水進入厭氧池后,與回流污泥混合。活性污泥中的聚磷菌在這一過程中大量吸收污水中的BOD,并將污泥中的磷以正磷酸鹽的形式釋放到混合液中。混合液進入好氧池后,有機物被氧化分解,同時聚磷菌大量吸收混合液中的正磷酸鹽到污泥中。由于聚磷菌在好氧條件下吸收的磷多于厭氧條件下釋放的磷,因此,污水經過“厭氧-好氧”的交替作用和二沉池的污泥分離作用,終達到除磷的目的。
2、工藝流程說明:
如下圖1可知,生活污水經格柵進入調節池后,由污水泵抽送至*生物處理池(兼氧池),兼氧池內掛有彈性填料,通過吸附在填料上的兼氧細菌的吸附水解作用,使污水中對生物細菌有抑制作用和難以生物降解的有機物水解,大分子的有機物水解為小分子的有機物,并對固體有機物進行降解,減少了污泥量,降低污水中懸浮固體的含量,并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作為碳源,使從后級好氧段回流的硝化液中的硝酸鹽氮和亞硝酸鹽氮在兼氧脫氮菌的作用下形成氣態氮從污水中逸出,達到脫氮的目的,從而降解污水中有機污染物,提高污水的生化可降解性,并去除污水中的氨氮和懸浮物。兼氧池出水進入O級好氧接觸氧化池,好氧池內好氧微生物在水體中有充足溶解氧的情況下,利用污水中的可溶性污染物進行新陳代謝,從而達到去除污水中可溶解性污染物的目的。好氧池出水自流入二沉池,污水中大部分懸浮物能在此得以有效去除。二沉池出水自流入中間水池貯存,再由中間水泵提升到砂過濾器去除水中膠體、顆粒、懸浮雜質,確保出水達到排放標準后,消毒排放。經格柵處攔截的柵渣定期清理外運,二沉池中的污泥部分回流至*生物處理池,另一部分污泥至污泥池使污泥進行好氧穩定消化,減少污泥體積和臭氣排放,消化池上清液溢流回到調節池進行循環處理。剩余污泥定期抽送出設備罐體外運處置。
工藝流程圖:AO工藝,AO+MBR工藝,A2O+MBR工藝,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