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南寧市水下管道對接——本地服務
閱讀:387 發布時間:2020-6-23管道鋪設安裝:在挖好的管溝或房心土回填到管底標高處鋪設管道時,應將預制好的管段按照承口朝向來水方向,由出水口處向室內順序排列。挖好捻灰口用的工作坑,將預制好的管段徐徐放入管溝內,封閉堵嚴總出水口,做好臨時支撐,按施工圖紙的坐標、標高找好位置和坡度,以及各預留管口的方向和中心線,將管段承插口相連。在管溝內捻灰口前,先將管道調直、找正,用麻釬或薄捻鑿將承插口縫隙找均勻,把麻打實,校直、校正,管道兩側用土培好,以防捻灰口時管道移位。將水灰比為1∶9的水泥捻口灰拌好后,裝在灰盤內放在承插口下部,人跨在管道上,一手填灰,一手用捻鑿搗實,先填下部,由下而上,邊填邊搗實,填滿后用手錘打實,再填再打,將灰口打滿打平為止。捻好的灰口,用濕麻繩纏好養護或回填濕潤細土掩蓋養護。管道鋪設捻好灰口后,再將立管及首層衛生潔具的排水預留管口,按室內地平線、坐標位置及軸線找好尺寸,接至規定高度,將預留管口裝上臨時絲堵。按照施工圖對鋪設好的管道坐標、標高及預留管口尺寸進行自檢,確認準確無誤后即可從預留管口處灌水做閉水試驗,水滿后觀察水位不下降,各接口及管道無滲漏,經有關人員進行檢查,并填寫隱蔽工程驗收記錄,辦理隱蔽工程驗收手續。管道系統經隱蔽驗收合格后,臨時封堵各預留管口,配合土建填堵孔、洞,按規定回填土。
托、吊管道安裝:安裝在管道設備層內的鑄鐵排水干管可根據設計要求做托、吊或砌磚墩架設。安裝托、吊干管要先搭設架子,將托架按設計坡度栽好或栽好吊卡,量準吊棍尺寸,將預制好的管道托、吊牢固,并將立管預留口位置及首層衛生潔具的排水預留管口,按室內地平線、坐標位置及軸線找好尺寸,接至規定高度,將預留管口裝上臨時絲堵。托、吊排水干管在吊頂內者,需做閉水試驗,按隱蔽工程項目辦理隱檢手續。
污水支管安裝:支管安裝應先搭好架子,并將托架按坡度栽好,或栽好吊卡,量準吊棍尺寸,將預制好的管道托到架子上,再將支管插入立管預留口的承口內,將支管預留口尺寸找準,并固定好支管,然后打麻、捻灰口。支管設在吊頂內,末端有清掃口者,應將管接至上層地面上,便于清掏。
支管安裝完后,可將衛生潔具或設備的預留管安裝到位,找準尺寸并配合土建將樓板孔洞堵嚴,預留管口裝上臨時絲堵。雨水管道安裝:內排水雨水管安裝,管材必須考慮承壓能力按設計要求選擇。高層建筑內排雨水管可采用稀土鑄鐵排水管,管材承壓可達到0.8MPa以上。管材長度可根據樓層高度,每層只需一根管,捻一個水泥灰口。選用鑄鐵排水管安裝,其安裝方法同上述室內排水管道安裝。雨水漏斗的連接管應固定在屋面承重結構上。雨水漏斗邊緣與屋面相接處應嚴密不漏。雨水管道安裝后,應做灌水試驗,高度必須到每根立管上部的雨水漏斗。
挖泥船疏挖采用橫挖法,即以左定位樁為主樁,作為橫移擺動中心,利用左右纜交替收放,擺動挖泥。主樁前移的軌跡始終保持在挖槽中心線上,使絞刀的平面軌跡始終保持在設計開挖線內前移,避免重挖和漏挖現象。各疏挖分區分條、分層開挖,挖泥船單條標準寬度為28—26米,相鄰的開挖分條重疊不小于2米,以免漏挖。根據各區疏挖泥層厚分層疏挖,每層厚度約0.4米,大不超過0.5米。開挖好的分區由技術人員按區域編號、施工時間、施工班組和質檢情況作好詳細施工記錄,并在平面圖上作好標記。邊坡擬采取臺階開挖方式進行施工,臺階設計的原則是:上欠下超,超欠平衡。開挖后的邊坡臺階土體在自重和動水的作用下,自然坍塌后形成的邊坡可滿足設計要求。各分層設計開挖邊線技術參數由施工測量技術人員計算確定,挖泥船操作員按提供的數據進行開挖挖泥船工作面的移位由拖輪完成,錨艇配合,挖泥船拋錨由錨艇完成,錨艇和挖泥船加油時,由油罐車運至60T油駁,再通過油駁完成。
高壓噴射注漿法的施工工藝:
①鉆機就位:鉆機安放在設計的孔位上并應保持垂直,施工時旋噴管的允許傾斜不得大于1.5%。
②鉆孔:單管旋噴法常使用76型旋轉振動鉆機,鉆進深度可達30m以上,適用于標準貫入值小于40擊的砂土和黏性土層。當遇到比較堅硬的地層時宜用地質鉆機鉆孔,鉆孔的位置與設計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
③插管:插管是將噴管插入地層預定的深度。
④噴射作業:當噴管插入預定深度后,由下而上進行噴射作業。值班人員必須時刻注意檢查漿液初凝時間、注漿流量、壓力、旋轉提升速度等參數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并隨時做好記錄,繪制作業過程曲線。
當漿液初凝時間超過20h,應及時停止使用該水泥漿液(正常水灰比1:1,初凝時間為15h左右)。
⑤沖洗:噴射施工完畢后,應把注漿管等機具設備沖洗干凈,管內、機內不得殘存水泥漿。通常把漿液換成水,在地面上噴射,以便把泥漿泵、;注漿管和軟管內的漿液全部排除。
⑥移動機具:將鉆機等機具設備移到新孔位上。
注漿是通過注漿設備、輸漿管路,將漿液注入到目的層中。用于公路下臥軟弱土層處理工程中的注漿方法有:
①自下而上式孔口封閉注漿法。這種工序一次成孔,孔口用三角楔止漿塞封口,分段自下而上注漿,注漿段高度在1.5-2.0m之間。該方法對于黏性土層較多或地層下部具有少量中粗粒砂土層的軟弱土層較為適用。
②自上而下式孔口封閉注漿法。這種方法一次只鉆成一段注漿孔,孔口用三角楔止漿塞封口,分段自上而下注漿,注漿段在1.5-2.0m之間。該方法對于地層中上部中粗粒砂土層較多的軟弱土層較為適用。
在開始注漿前,應進行現場注漿試驗,確定單孔注漿量,然后按照所采用的注漿工藝施工。先施工邊緣帷幕孔,再施工加固孔,宜采用序次施工,即先注第1序次孔,再注第2序次孔,其次注第3序次孔。當注漿量達到設計要求時可終止注漿。邊緣帷幕孔孔距應為一般注漿孔孔距的1/2,以確保注漿工程的質量。在邊緣帷幕孔施工后,應根據治理段水文地質情況來確定是否施工排水孔。在地下水位較高地區,應在治理范圍內用鉆機鉆成1-3個排水孔,其目的是將邊緣帷幕孔所圍范圍內的地下水隨注漿施工排出,能夠更有效地保證注漿質量。當排水孔周圍注漿孔施工時,排水孔內見到注漿漿液時,可將該排水孔用注漿漿液灌實,并封孔。在注漿過程中,當地面隆起或地面有跑漿現象時,應停止注漿,分析其原因,對下一個注漿段宜減量注漿,并檢查封孔裝置、注漿設備等,如仍然有地面隆起或地面跑漿,應結束該孔注漿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