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動傳感器在測試技術中是關鍵部件之一,它的作用主要振動傳感器 原理是將機械量接收下來,并轉換為與之成比例的電量。由于它也是一種機電轉換裝置。所以我們有時也稱它為換能器、拾振器等。
振動傳感器并不是直接將原始要測的機械量轉變為電量,而是將原始要測的機械量做為振動傳感器的輸入量,然后由機械接收部分加以接收,形成另一個適合于變換的機械量,zui后由機電變換部分再將變換為電量。因此一個傳感器的工作性能是由機械接收部分和機電變換部分的工作性能來決定的。
振動傳感器選型
按機電變換原理分:電動式、壓電式、電渦流式、電感式、電容式、電阻式、光電式;
振動傳感器按所測機械量分:位移傳感器、速度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力傳感器、應變傳感器、扭振傳感器、扭矩傳感器。
以上三種分類法中的傳感器是相容的。
1、相對式電動傳感器
電動式傳感器基于電磁感應原理,即當運動的導體在固定的磁場里切割磁力線時,導體兩端就感生出電動勢,因此利用這一原理而生產的傳感器稱為電動式傳感器。相對式電動傳感器從機械接收原理來說,是一個位移傳感器,由于在機電變換原理中應用的是電磁感應電律,其產生的電動勢同被測振動速度成正比,所以它實際上是一個速度傳感器。
2、電渦流式傳感器
電渦流傳感器是一種相對式非接觸式傳感器,它是通過傳感器端部與被測物體之間的距離變化來測量物體的振動位移或幅值的。電渦流傳感器具有頻率范圍寬(0~10 kHZ),線性工作范圍大、靈敏度高以及非接觸式測量等優點,主要應用于靜位移的測量、振動位移的測量、旋轉機械中監測轉軸的振動測量。
3、電感式傳感器
依據傳感器的相對式機械接收原理,電感式傳感器能把被測的機械振動參數的變化轉換成為電參量信號的變化。因此,電感傳感器有二種形式,一是可變間隙,二是可變導磁面積。
4、電容式傳感器
電容式傳感器一般分為兩種類型。即可變間隙式和可變公共面積式。可變間隙式可以測量直線振動的位移。可變面積式可以測量扭轉振動的角位移。
5、慣性式電動傳感器
慣性式電動傳感器由固定部分、可動部分以及支承彈簧部分所組成。為了使傳感器工作在位移傳感器狀態,其可動部分的質量應該足夠的大,而支承彈簧的剛度應該足夠的小,也就是讓傳感器具有足夠低的固有頻率。
振動傳感器參數
一,輸入量
關于輸入量的性能指標:量程或測量范圍、過載能力等。
二,靜態特性
靜態特征是指靜態時鎖所記錄的輸入信號,傳感器的輸出量與輸入量之間所具有相互關系。由于這時輸入量和輸傳感器傳感器出量都和時間無關,所以它們之間的關系-傳感器的靜態特性,可用一個不含時間變量的代數方程,或以輸入量作橫坐標,把與其對應的輸出量作縱坐標而畫出的特性曲線來描述。
表征傳感器靜態特性的主要參數有:線性度、遲滯、重復性、精度、靈敏度、分辨率、穩定性和漂移等。
三,動態特性
動態特征是指振動傳感器在輸入變化時,它的輸出的特性。在實際操作中,常用它對某些標準輸入信號的響應來表示傳感器的動態特征。主要原因是傳感器對標準輸入信號的響應容易用實驗方法得到,而且它對標準輸入信號的響應與它對任意輸入信號的響應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知道了前者往往就能推定后者。zui常用的標準輸入信號有階躍信號和正弦信號兩種。
表征傳感器動態特征的主要參數有:固有頻率、阻尼比、頻率特性、時間常數、上升時間、響應時間、超調量、穩態誤差等。
四,可靠性指標
表征振動傳感器可靠性指標的主要參數有:工作壽命、平均*時間、故障率、疲勞性能、絕緣、耐壓、耐溫等;
五,環境要求指標
表征振動傳感器環境要求指標的主要參數有:工作溫度范圍、溫度漂移、靈敏度漂移系數、抗潮濕、抗介質腐蝕、抗電磁場*力、抗沖振要求等;
六,使用及配接要求
表征振動傳感器使用和配接要求的主要參數有:供電方式(直流、交流、頻率、波形等)、電壓幅度與穩定度、功耗、安裝方式(外形尺寸、重量、結構特點等)、輸入阻抗(對被測對象影響)、輸出阻抗(對配接電路要求)等。
經過小編的介紹,相信大家對振動傳感器的參數有了一定的了解,生活或科研中選購振動傳感器需要大家多多注意參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