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綜合排污口藍綠藻浮標水質傳感器
你怎么能未經允許就把我的排污管移到屋外呢?”“你家排污管都已經爛了,衛生間的污水天從上面滴下來!”5月17日晚上6點,家住常山縣天馬街道定陽社區桃園小區的王奶奶和李阿姨又因為排污管的事情吵了起來。
接到電話后,定陽社區“老娘舅”嚴霄仙和該片區網
綜合排污口藍綠藻浮標水質傳感器
格長小羅沒顧得上吃晚飯,便第三次來到桃園小區,為兩戶居民進行矛盾調解。
據了解,王奶奶和李阿姨住的是一棟二層小樓,李阿姨住在一樓,王奶奶住在二樓。5月12日,李阿姨裝修房子,因室內的排污管年久失修已經腐爛,樓上的污水經常滴下來,她便換了一根新管,并將管子改道至室外。但二樓的王奶奶就有了意見,她認為將排污管移至室外后,天曬雨淋的更容易壞,于是氣不過就又找社區“老娘舅”評理。
調解的現場劍拔張,充滿了味,雙方的嗓門也越來越大,社區調解員只好先將雙方的情緒穩定下來,然后才苦口婆心地做起了雙方的思想工作,“奶奶,樓下裝修把您的舊鐵管免費換成了新管子,如果怕管子在外面日曬雨淋咱讓李阿姨再給你管子外面做一層防護。同時您也要把衛生間防漏措施做好,如果下面裝修好,再漏下去那損失可就大了。”話說了一籮筐,可王奶奶就是不松口。
情急之中,嚴霄仙和小羅想起了王的兒是退伍軍人,應該好溝通些。想到這,小羅便馬上聯上了王奶,“大家都是幾十年的老鄰居了,俗話說‘鄰居好,賽金寶’,如果因為這一點小事大家反目成仇,以后見面多尷尬。希望你能夠幫忙勸勸你母親。”“李阿姨,你在裝修前也應該及時和樓上溝通一下。”通過反復勸說,細心引導,雙方終于達成共識,握手言和,終在調解書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