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氣浮機如何處理養殖場廢水
養殖業是我國農村發展的重要產業。近些年來,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飼養數量的急劇增加,使得大量的畜禽養殖廢水成為污染源,這些養殖場產生的污水如得不到及時處理,必將對環境造成極大危害,造成生態環境惡化、畜禽產品品質下降并危及人體健康,養殖廢水治理技術的滯后將嚴重制約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隨著畜禽業的發展,畜禽養殖場的廢水越來越多,也制定了對養殖業廢水排放的標準,所以對于畜禽養殖場廢水的處理越來越重要。
畜禽養殖業污染治理工程技術規范建議工藝模式
選用糞污處理工藝時,應根據養殖場的養殖種類、養殖規模、糞污收集方式、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條件以及處理目標,并應充分考慮畜禽養殖廢水的特殊性,在實現綜合利用或達標排放的情況下,優先選擇低運行成本的處理工藝,并慎重選用物化處理工藝。對于畜禽養殖業污染治理技術規范中糞污處理基本工藝模式Ⅱ適合處理養殖規模在存欄(以豬計)2000頭及以下,養殖場位于非環境敏感區,周圍的環境容量大,遠離城市,有能源需求,周邊有足夠的土地能夠消納全部的沼液、沼渣的情況。
由畜舍流出的廢水通過格柵,截留廢水中粗大的污物,當污水量較大時,宜采用機械格柵,柵渣則運至糞便堆肥場或其他無害化場所進行處理。隨后污水進入沉砂池,對于處理養雞場或散放式奶牛場廢水時應強化沉砂池設置,其他養殖廢水處理可使設置的集水池具有一定的沉砂功能,而不單獨設置沉砂池。集水池其容量不宜小于日排放量的50%,且易于除浮渣和沉渣。處理食草類動物糞污時,應增加集水池容積,使其具有化糞的功能。污水進入固液分離設備,將糞渣與污水分離,糞渣運送至糞便堆肥場,污水則進入水解酸化池。固液分離設備可選用水力篩網、螺旋擠壓分離機等,同時也應根據處理水量、水質、場地、經濟情況等條件考慮選用,并考慮廢渣的貯存和運輸等情況。進入水解酸化池的廢水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將大分子物質降解為小分子有機物,從而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其水力停留時間宜為12~24h。隨后污水進入厭氧生物處理單元,其通常由厭氧反應器、沼氣收集與處理系統(凈化系統、貯氣罐、輸配氣管和使用系統等)、沼液和沼渣處置系統構成。對于模式Ⅱ中進水經固液分離的系統而言,厭氧反應器宜采用升流式厭氧污泥床(USAB),也可采用復合厭氧反應器(UBF),厭氧過濾器(AF)、折流式厭氧反應器(ABR)等,宜采用常溫發酵,但溫度不宜低于20℃,水力停留時間不宜小于5d。厭氧反應產生的沼氣進入沼氣凈化系統,處理后的氣體通過輸配氣系統可進入儲氣罐并進一步用于居民生活用氣、鍋爐燃燒、沼氣發電等。厭氧反應產生的沼渣應及時運至糞便堆肥場或其他無害化場所,進行妥善處理。反應產生的沼液進入沼液貯存池,并經過沼液利用系統,作為農田、大棚蔬菜田、苗木基地、茶園等的有機肥。
氣浮機如何處理養殖場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