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PM2.5監測設備 請本公司
轉播到騰訊微博

(圖片為空氣質量地圖)
大河報:河南PM2.5監測時間表排定 今年鄭州開展監測
“我省將從今年開始,分四步實現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擴項建設工作”,昨天,全省地市長會議在鄭州召開,省環保廳副廳長段金生在會上公布了全省PM2.5監測時間表。
熱點專訪
鄭州今年第四季度開始監測PM2.5
昨天,省環保廳副廳長段金生公布了全省PM2.5監測時間表——
2012年,在省會城市鄭州及省環境監測中心開展PM2.5監測工作;2013年,在開封、洛陽、平頂山、安陽、焦作、三門峽6個環保重點城市開展監測;2014年,在其他11個省轄市和10個省直管試點縣(市)開展監測;2015年即“十二五”末,全省全面完成PM2.5監測工作,為2016年實施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奠定基礎。
“鄭州力爭今年第四季度開始監測PM2.5,并向社會公布。”昨天上午,鄭州市的新聞發布會上,鄭州市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白云在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說。
據白云介紹,PM2.5的監測需要購買設備,鄭州市對此都已做出批示。“昨天,市政府考察團已經出發,前往PM2.5監測有關試點城市及周邊省會城市,考察調研PM2.5監測工作。”白云透露,今年上半年,監測設備有望到位;力爭下半年完成設備安裝調試、人員培訓等,第四季度開始監測,并發布監測結果。
轉播到騰訊微博

熱點動向
2000年前出廠車輛面臨淘汰
PM2.5的污染源主要是揚塵、機動車尾氣、燃油塵、餐飲油煙塵等。治理大氣污染,政府將有哪些行動?
鄭州市污防處處長陳勇介紹,今年鄭州市將采取拆除或改造燃煤鍋爐、開展無燃煤區建設、開展油煙與揚塵治理、加強機動車尾氣污染防治等措施,加強大氣環境綜合整治。
汽車尾氣是PM2.5的“元兇”之一,每天的交通高峰期,PM2.5的濃度遠高于其他時段。如何治理尾氣?鄭州市機動車污染監察支隊副支隊長耿清生介紹說,《鄭州市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管理辦法》已被列入鄭州市人大2012年立法計劃。希望這一辦法盡快出臺。
為有效控制機動車尾氣污染,今年環保部門將嚴把新車入戶關,新車上牌必須符合“國四標準”,并對上路車輛定期檢測。
據研究,一臺老舊車輛(2000年前出廠)排放的尾氣,相當于14臺“國三標準”車輛或20臺“國四標準”車輛排放的尾氣。目前,鄭州的老舊車輛有30萬,“2012年將淘汰6萬輛,十二五期間全部淘汰”。
鄭州市歡迎市民,舉報黑煙車。
熱點提案
減少灰霾天氣 提升城市空氣質量
今年,省政協委員翟建宏向省兩會提交的提案是《減少灰霾天氣,提升城市空氣質量》。
翟建宏是鄭州廣播電視大學副校長,在攻讀博士后。正是在北京讀書時的感受,讓他格外關注PM2.5監測。
在提案中,翟建宏分析了近年鄭州灰霾天氣逐年增多、空氣污染嚴重的原因與危害,并提出了建議:
盡快建立包括PM2.5在內的空氣質量檢測體系,提高全省空氣質量檢測水平,實行動態監管,建立環境干預預警機制。
構建立體城市綠化體系。推廣屋頂綠化,為人行天橋、立交橋、圍墻等基礎設施穿上“綠衣”;在公共綠地適度增加高大喬木,增加城市“綠肺”。
嚴管建筑垃圾,治理建筑揚塵。
提高機動車入市門檻,減少汽車數量;
嚴格尾氣排放監管,及時淘汰超標車輛。
熱點呼聲 每周少開一天車
近段時間,本報*微博、鄭州市的*微博上,“灰霾”、“PM2.5”也是熱門話題。昨天,大河·沃3G生活門戶在沃友中開展了一項有關PM2.5的小調查,6個多小時的調查中有508位沃友積極參與。508位參與調查者有超過70%的人認為,“治理重要。不治理只拿監測數據沒意義”。
許多讀者呼吁,政府部門要把監測PM2.5的“鴨梨”(壓力),變成治理的“凍梨”(動力),采取各種措施,減少排放。
同時,不少人呼吁減少排放,從我做起。耿清生希望通過本報倡議:“每周少開一天車”。據環保部門測算,鄭州市市區88.6萬輛車,如果按“國二標準”來算,每輛車每周少開一天,全年全市將減少排放5600噸廢氣。而這些廢氣中,許多有害物質都是生成PM2.5的“主力軍”。
耿清生還有一個倡議:信號燈超過30秒,請熄火等候。
大河報:霧霾籠罩多市污染指數飆升 鄭州昨中度重污染
連續兩天,霧霾天氣籠罩在中原上空,午后出現太陽也是昏昏沉沉、黯然失色。根據環保部公布的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日報,我省7城市的污染數據均有不同程度加重,其中,平頂山、鄭州均為中度重污染,在全國污染程度排名中,分居二、三位,僅次于烏魯木齊……【詳細】
河南商報:霧鎖鄭州20余架航班延誤 動車暫停高速管制
轉播到騰訊微博

昨日,霧鎖鄭州,很多網友感慨,綠城一日變霧都,省氣象臺也連續發布了19個大霧預警。
對很多“有路不能走,有家不能回”的網友來說,zui悲催的莫過于遭遇了“天女散花”般的待遇,他們目的地是鄭州,卻被飛機帶到了武漢、合肥、太原、上海……【詳細】
河南商報:鄭州昨空氣中度重污染汽車尾氣是污染源之一
昨日,濃霧再一次籠罩鄭州,微博相關感慨又一次破萬。據悉,昨日鄭州的空氣污染指數為283,達到中度重污染級別。罪魁禍首是氣候條件和汽車尾氣。
在這種糟糕的天氣里,鄭州市傳來一個好消息:今年年底,鄭州有望開始監測PM2.5,并將出臺一系列治理措施……【詳細】
鄭州晚報:河南PM2.5監測時間表公布 10月鄭州開始監測
鄭州連日出現霧氣籠罩,城區大氣環境質量再次成為會上的熱點話題。昨日,2012年全省地市長會議和鄭州市環境保護2011年度新聞發布會召開,省環保廳副廳長段金生在會上明確提出,我省將從今年開始,分4步實現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擴項建設工作……【詳細】
■關于PM2.5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它的直徑還不到人的頭發絲粗細的1/20。雖然PM2.5只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分,但它對空氣質量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與較粗的大氣顆粒物相比,PM2.5粒徑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2011年12月5日,《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次征求意見稿)征求公眾意見截止,新標準擬于2016年全面實施。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區及九個城市群可能會被強制要求先行監測并公布PM2.5的數據。
■健康危害
氣象專家和醫學專家認為,由細顆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氣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塵暴更大。粒徑10微米以上的顆粒物,會被擋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徑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間的顆粒物,能夠進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過痰液等排出體外,另外也會被鼻腔內部的絨毛阻擋,對人體健康危害相對較小;而粒徑在2.5微米以下的細顆粒物,直徑相當于人類頭發的1/*小,不易被阻擋。被吸入人體后會直接進入支氣管,干擾肺部的氣體交換,引發包括哮喘、支氣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每個人每天平均要吸入約1萬升的空氣,進入肺泡的微塵可迅速被吸收、不經過肝臟解毒直接進入血液循環分不到全身;其次,會損害血紅蛋白輸送氧的能力,喪失血液。對貧血和血液循環障礙的病人來說,可能產生嚴重后果。例如可以加重呼吸系統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狀動脈等心臟疾病??傊@些顆粒還可以通過支氣管和肺泡進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氣體、重金屬等溶解在血液中,對人體健康的傷害更大。人體的生理結構決定了對PM2.5沒有任何過濾、阻攔能力,而PM2.5對人類健康的危害卻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逐步暴露出其恐怖的一面。 在歐盟國家中,PM2.5導致人們的平均壽命減少8.6個月。而PM2.5還可成為病毒和細菌的載體,為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推波助瀾。目前上主要發達國家以及亞洲的日本、泰國、印度等均將PM2.5列入空氣質量標準。而zui為悲催的是,PM2.5尚未被列入我國環境空氣質量指標,因此這就成了美國大*數據和政府*數據直接沖突的根本原因。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原總工程師魏復盛研究結果還表明,PM2.5和PM10濃度越高,兒童及其雙親呼吸系統病癥的發生率也越高,而PM2.5的影響尤為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