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西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文章>>抗原抗體反應特點與環境條件
抗原抗體反應是指抗原與相應抗體之間所發生的特異性結合反應。這種反應既可在機體內進行,也可以在機體外進行。抗原抗體反應的過程是經過一系列的化學和物理變化,包括抗原抗體特異性結合和非特異性促凝聚兩個階段,以及由親水膠體轉為疏水膠體的變化。
抗原抗體反應圖
反應特點:
抗原抗體反應的特點主要有三性: 即特異性、比例性、可逆性。
1、特異性
是抗原抗體反應的最主要特征,這種特異性是由抗原決定簇和抗體分子的超變區之間空間結構的互補性確定的。這種高度的特異性在傳染病的診斷與防治方面得到有效的應用。隨著免疫學技術的發展進步,還將在醫學和生物學領域得到更加深入和廣泛的應用,比如腫瘤的診斷和特異性治療等。
2、比例性
指抗原與抗體發生可見反應需遵循一定的量比關系,只有當二者濃度比例適當時才出現可見反應,在抗原抗體比例相當或抗原稍過剩的情況下,反應最*,形成的免疫復合物沉淀最多、最大。而當抗原抗體比例超過此范圍時,反應速度和沉淀物量都會迅速降低甚至不出現抗原抗體反應。
3、可逆性
指抗原抗體結合形成復合物后,在一定條件下又可解離恢復為抗原與抗體的特性。由于抗原抗體反應是分子表面的非共價鍵結合,所形成的復合物并不牢固,可以隨時解離,解離后的抗原抗體仍保持原來的理化特征和生物學活性。
抗原抗體反應環境條件:
1、電解質
抗原和抗體通常為蛋白質分子,等電點分別為pH 3~5和pH 5~6,在中性或:弱堿性的環境中,表面均帶負電荷,適當濃度的電解質會使他們失去一部分負電荷而相互結合,出現肉眼可見的凝集或沉淀現象:在抗原抗體反應中,常用0.85%的NaCI溶液或各種緩沖液作為抗原、抗體的稀釋液,以提供適當濃度的電解質。
2、酸堿度
抗原抗體反應必須在合適的酸堿度環境中進行,pH過高或過低都將影響抗原:抗體的理化性質,抗原抗體反應的最適酸堿度為pH 6~8。此外,當pH達到或接近顆粒性抗原的等電點時,即使沒有相應抗體存在時,也會引起抗原非特異性凝集,即自凝,造成假陽性反應,嚴重影響試驗的可靠性。
3、溫度
在一定范圍內,溫度升高可加速分子運動,抗原與抗體碰撞機會增多,使反應加速.一般為15℃~40℃,常用的抗原抗體反應溫度為37℃,溫度如高于56℃,可導致已結合的抗原抗體再解離,甚至變性或破壞.每種試驗都有其*的最適反應溫度要求.此外,適當振蕩也可促進抗原抗體分子的接觸,加速反應。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