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揚塵監測 那些你關心的問題有答案啦
閱讀:722 發布時間:2020-9-9①揚塵與PM2.5的關系
我們對揚塵直觀的認識就在于“是灰”,也沒有錯,不過更本質一點的說法,其包含的顆粒物才是造成這種視覺效果的首要因素。同時,揚塵細顆粒物中就包含PM2.5。
據悉,北京市揚塵源對本地PM2.5的貢獻率約為16%,是除機動車排放外,全市PM2.5排放的第二大來源。
②揚塵是如何產生的
一般情況下,建設施工、裸露地塊、生產勞作、車輛行駛、人員行走都會產生揚塵,當然施工揚塵是其中占比較大的一個來源,也是揚塵污染的主要來源。其次就是道路揚塵,和裸露地面在風力或者人類活動的影響下產生的揚塵。
再追本溯源一些,揚塵的產生自然作用和人類活動原因均有,目前以人類活動為主力。但是人類活動帶來的揚塵影響,也可以從人類作為方面削減,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揚塵治理。
③所謂的“降塵量”
很多人對揚塵污染治理過程中提到的【降塵量】一知半解,但是要說到“以克論凈”應該在字面意思上更好理解一些。實際上,只不過是表達方式的不同。
管控水平和管控指標都需要一個具體數值,降塵量是反映揚塵污染程度的一項綜合性表征指標。例如【揚塵“究”問】中以“6噸/平方公里/月”為基礎數據,指的就是該月每平方公里面積上自然沉降的顆粒物質量為6噸,換算一下就是每天每平方米面積上落下0.2克塵土。
除了這個指標之外,粗顆粒物(TSP)、塵土殘存量監測、塵負荷監測等也作為揚塵污染水平的監測指標被納入考量。
粗顆粒物(TSP)——指懸浮在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于等于100微米的顆粒物。
道路塵負荷——指車輛正常行駛時從路面揚起的粒徑小于75微米的塵土。
在這些指標上,不同的地方會有一些差異。
④揚塵治理那些事
首先,要再提醒一遍,發現身邊存在施工揚塵、渣土車遺撒、裸地揚塵等問題,可以直接反映給當地部門。
在行業管理方面,房建、市政、交通、水務、園林綠化等行業的揚塵問題由相應行業主管部門實施行業管理,主要通過限期整改、暫停招投標、公開曝光和列入黑名單等形式實施行業懲處。
道路揚塵則由城市管理部門牽頭,按照道路不同類型實施歸口管理。
裸地揚塵主要由屬地鄉鎮、街道辦事處進行管理。
無論歸誰管,揚塵治理方式基本都離不開清掃保潔、噴淋灑水、植綠覆蓋、固土抑塵等等,運輸車輛則需要防漏,進出場清洗等措施。
總之一句話,不管是哪種揚塵污染形式,粗放監管肯定是行不通的,各環節密切把控、嚴控是大勢所趨。否則,揚塵污染也會觸動環境法律條款,在行政處罰上見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