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設備 污泥處理設備 水處理過濾器 軟化水設備/除鹽設備 純凈水設備 消毒設備|加藥設備 供水/儲水/集水/排水/輔助 水處理膜 過濾器濾芯 水處理濾料 水處理劑 水處理填料 其它水處理設備
無錫康霸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閱讀:458發布時間:2013-8-22
雨季來臨,雨水回用話題又熱。5月20日起,《蘇州市建設項目節水管理辦法(草案)》開始征詢社會意見,其中規定綠化、環衛用水,再生水、雨水;規劃用地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筑,應配建雨水利用設施。
記者圍繞雨水回用展 政府推進雨水回用可謂不遺余力。
南京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左右,年可利用雨水資源約2億立方米,開發潛力巨大。2004年起,該市在全省進行居民小區和公共建筑的雨水回用系統建設;2008開調查,卻屢屢碰壁:“設備正在維護,一周后才能看現場”;“水泵壞了,系統暫時用不起來”……
政府推,收效小
年又規定,規劃用地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筑物應配建雨水回用系統。當地還采取責令整改、zui高可處30萬元以下罰款等措施,但收效甚微。
2011年3月,我省施行“城鄉供水條例”,規定規劃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筑建立雨水收集利用設施,效果依然不佳。
早在2004年,南京聚福園小區就用雨水處理收集池和景觀水池儲存雨水,雨水儲存容量910噸,經處理后回用于景觀水補水、綠化等,運行之初,一年節約自來水費約15.5萬元。不過,當前系統運行并不理想。較早推行雨水回用的南京銀城西堤小區,設施利用率也不高。
幾經周折,記者找到還算像樣的雨水回用小區——無錫山語銀城。銀城地產設備管線主管尹曉說,小區投資80萬元,配建雨水循環利用系統,已運行兩年,目前仍全負荷運轉。該小區綠化澆灌和水景補水,一年需用自來水3.4萬立方米,雨水回收,基本滿足景觀綠化用水。按每噸水3.2元計算,一年節省水費11萬元。不考慮水價上漲因素,7年多就能收回投資。
不過,雨水回用并未在該公司旗下樓盤大規模推開。銀城已開發20多個項目,僅4個配建雨水回用系統,運轉理想的,也僅山語銀城。近9年,南京雨水回用設施僅建約10處;蘇州雨水利用率則不足1%。
沒補貼,缺動力
“建雨水收集系統既要投入資金,又會占用地下空間,對開發商而言,地下空間建車庫投資收益回報率更高。建雨水回用系統,會給業主節省運行費,卻不能給開發商帶來回報。”南京市供水節水管理處處長金勇軍分析說,配套雨水回用系統,尚未納入建設審批與驗收環節,開發商也心存僥幸:查到就補做或認罰,查不到就蒙混過關。
南京一家高校主管后勤的負責人徐錦生表示,當年順應“上面”的要求,花200多萬元,建起近1000立方米的雨水回收池,但經濟效益不明顯。尹曉說,有些小區在規劃設計時,把陽臺水管接到雨水收集管道上,而業主習慣將洗衣機放陽臺上,導致收集到的雨水里夾雜大量洗衣廢水,不符合雨水回用要求。
南京城鎮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是較早介入雨水回用系統設計的機構。該公司一位關姓負責人直言,雨水回用難題很多:
建而不用。一些小區建了雨水回用系統,但物業工人不會用,也沒人培訓,設置閑置很普遍。
動力不足。設計院不愿承接雨水回用項目,因為除了工程費,設計院收不到設計費;不少開發商請設備廠家做設計,廠家報價高,一套至少50多萬元,他們不愿承擔費用,形成了不愿建、建了不愿用的惡性循環。而小區真正實現節水后,市政部門也無節水補貼,物業長期運營沒有積極性。
出硬招,給扶持
省住建廳城市節約用水辦公室工程師林國峰認為,雨水回用是世界性難題,難在執行力,難在后續監管。
再難,政府也要推進。南京規劃到2015年中水回用率達15%,提高雨水收集利用是其重要一環;蘇州計劃到2020年,雨水利用率達5%。為達成目標,蘇州要求,新建建筑節水設施須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使用,否則,不得正式供水。
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何金雪透露,6月南京有望出臺“非常規水資源利用專業規劃”,并將編制“雨水利用設計技術導則”,今后小區規劃建設中必須設計雨水回用系統,否則規劃審查就通不過,項目無法開工。南京正在研究雨水利用的引導、扶持政策,形成良性的價格激勵機制和長效管理機制。在各市探索基礎上,省里也將出臺雨水回用新規。
環保在線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