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淀粉污水處理設備
一:簡介
淀粉廢水是以玉米、馬鈴薯、小麥、大米以及其它富含淀粉的農產品為原料,進行淀粉加工或深加工(淀粉糖、葡萄糖、淀粉衍生物等)而產生的工業廢水,主要包括中間產品洗滌水、設備沖洗水、原料浸泡水等。主要污染物有懸浮物(SS)、化學需氧量(COD)、氨氮(NH3-N)、總氮(TN)和總磷(TP)。
1.淀粉廢水的來源:
以玉米為原料生產淀粉時,廢水主要來源于玉米浸泡、胚芽分離與洗滌、纖維洗滌、浮選濃縮、蛋白壓濾等工段蛋白回收后的排水,以及玉米浸泡水資源回收時產生的蒸發冷凝水。
以薯類為原料生產淀粉時,廢水主要來源于脫汁、分離、脫水工段蛋白回收后的排水、以及原料輸送清洗排水。
以小麥為原料生產淀粉時,廢水由兩部分組成:沉降池里的上清液和離心后產生的黃漿水。
以淀粉為原料生產淀粉糖時,廢水主要來源于離子交換柱沖洗水、各種設備的沖洗水和洗滌水、液化糖化工藝的冷卻水。
2.淀粉廢水的主要特點:
有機物含量高,COD濃度一般8000mg/L以上;含較高的氮、磷營養物;BOD與COD比值較高,可生化性好,較宜于生物處理;其廢水呈酸性
3.淀粉廢水主要處理工藝
淀粉廢水屬生化性較好的高濃度有機廢水,因而常采用厭氧-好氧的聯合處理工藝。下圖為常用的淀粉廢水處理工藝,廢水經過預處理、厭氧處理、好氧處理以及深度處理能夠達標排放。
a.預處理工序
在預處理工序中,淀粉廢水通過格柵、沉淀、氣浮等工藝去除懸浮物,減少后續反應器負荷。馬鈴薯淀粉生產廢水應在沉淀池前設置消泡設施;薯類淀粉廢水中的原料輸送清洗廢水應通過沉砂等工藝去除污水中的沙粒后進入調節池。淀粉廢水呈酸性,產甲烷菌不能承受低pH值的環境,抑制厭氧處理過程,因此生化處理前需要調整pH值至中性(其適宜范圍是6.8~7.2)。
b.厭氧生物處理
厭氧生物處理是一種有效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的技術,可將有機化合物轉化為低分子有機化合物,并能產生甲烷進行回收利用,減少后續反應負荷。厭氧處理技術可選用UASB、EGSB、IC等工藝,其COD去除率可達到80%以上。淀粉糖及變性淀粉生產廢水需投加營養鹽調節碳氮比后再進行厭氧生物反應。
d.深度處理
深度處理可選用混凝沉淀、砂濾、膜生物反應器(MBR)等工藝;根據用水需求可通過納濾、反滲透處理后回用。根據回用目的的不同,回用時可選擇超濾、超濾+反滲透(RO)、超濾+RO+混合離子交換床等工藝。其中,可采用MBR代替好氧生物處理(脫氮除磷)+深度處理,也可將MBR作為深度處理工藝。
粉不溶于冷水,可直接通過物理沉淀使廢水中懸浮物沉淀下來,一般使用沉淀池或沉淀塘。淀粉廢水含有蛋白質、淀粉,糖類及懸浮物,屬高分散系的親水膠體,這種膠體一般比較穩定,當池中產生厭氧反應時,生成的有機酸使廢水pH值下降,處于膠體狀態的蛋白質,將形成絮凝體而沉淀,能夠提髙分離效果。沉淀池(塘)HRT約2~7d,每噸原料需要設沉淀池(塘)容積1.5~1.6m3。沉淀池(塘)的凈化效果,SS去除率一般在70%左右,效果好的可達90%,BOD5的去除率可達20%~30%。
淀粉污水處理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