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完善農業智能化設備建設,提升農作物的產量與質量,建大仁科利用物聯網、云計算、AI智能、大數據、傳感器等現代化技術,推出農業四情監測系統。
建大仁科農業四情監測系統具體是指哪四情:
(1)多要素土壤墑情監測
管式土壤墑情監測儀可對3層或5層的土壤溫度和含水量數據進行動態觀測。采用PVC外殼,有效避免電力對土壤及土壤中植物的干擾,使探測波不受土壤鹽離子和化肥、農藥、灌溉等農業活動的影響。內置傾角傳感器使測量角度精確、穩定,從而快速、全面了解土壤墑情信息,科學地制定抗旱調度方案,減輕作物損失。
(2)氣象環境監測
集風速、風向、空氣溫濕度、大氣壓力、光照強度、降水量等多個氣象監測設備于一體的農業氣象站,可實現對農田氣象環境的24小時實時監測。為合理配置農業生產、確定耕作制度和栽培方式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持,提前采取措施預防氣象災害,在人為的干預下趨利避害,達到高產豐收的目的。
(3)病蟲害情況監測
蟲情測報儀可以遠程掌握田間蟲情,無公害誘捕殺蟲。在無人監管的情況下,自動完成誘蟲,殺蟲,蟲體分散,拍照,運輸,收集,排水等系統作業,然后利用無線傳輸技術、物聯網技術實時將蟲害情況上傳到測報平臺,達到害蟲的誘集、分類統計、實時報傳、遠程檢測、蟲害預警和防治的目的,為現代農業提供服務。
(4)苗情監測
苗情攝像機構成的視頻系統,可遠程清晰直觀的實時查看田間農作物的生長狀態、農業監測設備運行情況,改變過去農業工作人員隔三差五實地查看苗情的現狀,減少人力物力的投入,提升工作效率。
建大仁科農業四情監測系統由終端設備(土壤墑情監測儀、蟲情測報儀、氣象站、苗情檢測儀)、農業四情測報平臺組成。該系統可對農業大田的土壤墑情狀況(土壤溫度、土壤水分)、病蟲狀況(病蟲種類、病蟲數量等)、氣候狀況(空氣溫濕度、雨量、光照度、二氧化碳、風速風向等環境參數)進行系統監測和管理,通過4G或網口將數據上傳至農業四情測報平臺。
農業四情監測系統通過對農業生產環境的智能監測和數據分析,形成集中化生產、智能化遠程控制、科學化管理、數據化分析于一體的農業發展新模式,方便工作人員遠程實時查看各環境數據及趨勢,根據數據反饋了解農作物的生長環境并及時做出調整,助力農業生產。
五谷豐登,除去風調雨順的自然饋贈,離不開以科技為支撐的農業生產經營模式。農業四情監測系統已成為現代農業生產管理過程的“千里眼”、“”。
隨著“互聯網+”,“智能+”等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不斷滲透,從中原糧倉到東北黑土地,再到江南魚米之鄉,新農機、新技術扎根田間,從“人扛牛拉”到“機器耕種”,從“靠經驗”到“靠數據”,中國傳統農業正加速向現代“智慧農業”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