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測體系能夠實現對氣象災害的發生、發展過程從宏觀到微觀的全程跟蹤監測,這為農業氣象災害的預防、控制工作提供了依據,也地降低了農業氣象災害帶來的農業損失。
氣象災害監測預測技術的發展離不開災害指標的確定。在近幾年的科學研究中, 農業干旱、寒凍、洪澇等氣象災害指標也在相對完善。
(1)干旱指標
干旱指標是干旱監測技術運用的核心內容,用于表示區域內空氣的干燥程度,可以根據連續無雨日數、土壤相對濕度、作物受旱面積、水田缺水率等確定,在干旱災情的分析中有對比、度量等重要作用。
(2)寒害指標
寒害是指溫度低于溫度對作物產生的傷害,包括冷害和凍害,冷害是指零上低溫對作物造成的傷害,凍害則是指零下低溫對作物的傷害。寒害在我國北方地區十分常見。
(3)洪澇指標
洪澇一般在降雨量、降雪量較多,處于常年風暴潮、熱帶氣旋的堤壩地區發生。洪澇災情的監測指標包括基本指標和擴展指標兩種。
自動氣象站是一種能自動地觀測和存儲氣象觀測數據的設備,主要由傳感器、采集器、通訊接口、系統電源等組成,隨著氣象要素值的變化,各傳感器的感應元件輸出的電量產生變化,這種變化量被CPU實時控制的數據采集器所采集,經過線性化和定量化處理,實現工程量到要素量的轉換,再對數據進行篩選,得出各個氣象要素值。
我司研制的自動氣象站RS-QXZ能夠對林場使用范圍內的氣溫、相對濕度、風向、風力風速、降雨量(總雨量+瞬時雨量+日雨量+當前雨量)、蒸發量等氣象要素進行實時監控,通過GPRS/4G的通訊方式將數據上傳至仁科云平臺或林場氣象監控中心,供管理人員實時查看。
建大仁科氣象監控主機RS-QXZ-M-Y具有強大的脫機短信報警功能:通過監控主機可設置監測要素的上下限值,當主機監測到采集的數據超限后,會自動給管理人員以短信的方式發送報警信息。此外,仁科氣象監控主機還具有支持發送短信進行遠程參數配置和報警內容自定義等功能。
隨著科技的發展,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測技術已經被應用在了多個方面:
(1)地面監測應用
地面監測指的是安裝在果蔬或農作物的種植田內的監測設備,如溫濕度傳感器、風速風向儀等。通過地面監測儀器,技術人員會獲取一些必要的氣象數據。一旦發現數據有明顯異常,系統就會發出警報,技術人員可以將這些數據進行重點分析并判斷將要發生的氣象災害。地面監測技術不僅可以同時監測多種氣象災害,還擁有高信息分辨率的應用優勢。
(2)遙感監測應用
遙感衛星能對大范圍農業氣象活動進行動態觀察,對影響范圍較大的災害天氣有良好的監測效果。除此之外,遙感監測的數據反饋效率也比較高,能夠滿足對大多數氣象災害的監測需要。
(3)數理統計預報
利用信息化監測設備收集大量實時氣象數據之后,這些氣象數據需要進行專門的統計、分析和處理。風力、溫度、濕度的變化等是需要進行統計的主要數據內容。
目前,我國在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測方面研究眾多,已經建成了多種農作物品種的監測預測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