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設備 污泥處理設備 水處理過濾器 軟化水設備/除鹽設備 純凈水設備 消毒設備|加藥設備 供水/儲水/集水/排水/輔助 水處理膜 過濾器濾芯 水處理濾料 水處理劑 水處理填料 其它水處理設備
山東恒沃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處理量 | 1m3/h | 額定電壓 | 380v |
---|---|---|---|
加工定制 | 是 | 水泵功率 | 0.55kw |
主體材質 | 碳鋼 |
100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主要以硝酸鹽氮(NO3)為主,以游離氨(NH3)和銨離子(NH4)形式存在的氮。受污染水體的氨氮叫水合氨,也稱非離子氨,非離子氨是引起水生生物毒害的主要因子,而氨離子相對基本無毒。
100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農村污水處理理模式
主要用以處理家庭、小型社區或服務區產生的污水。根據處理規模不同,分散式污水處理系統可分為現場污水處理系統和群集式污水處理系統兩類。
(1)現場污水處理系統
19世紀中葉,現場污水處理系統在美國大規模應用,適用于單個家庭的生活污水處理。該系統由化糞池和地下土壤滲濾系統(人工濕地或氧化塘)構成。污水流入化糞池經厭氧分解后,去除了部分有機物和懸浮物,后流入土壤滲濾層,經滲濾、吸附、生物降解等凈化作用后流入潛水層。該系統對土壤的滲透性、水力負荷等因素有一定的要求。據估計,美國國土面積中僅有32%的土壤適用現場污水處理系統。
(2)群集式污水處理系統
20世紀90年代后期,群集式污水處理系統逐漸在美國流行。群集式污水處理系統適用于多戶家庭的生活污水處理,通過增加單獨的處理裝置,提高了出水水質。其基本處理流程為:污水經化糞池預處理后,通過重力或壓力式污水收集管道,運送到相對較小的處理單元進行物理或生化處理,后經地下滲濾系統或氧化塘等土地處理系統后排放或回用。常見的處理工藝有:一是物理過濾法,包括單通道介質過濾器、循環介質過濾器、粗介質、泡沫或織物過濾器等。二是生化法,包括固定膜生物膜法、懸浮生長活性污泥法等。
(3)分散式污水處理系統的運行管理模式
全美共有2600萬套分散式污水處理系統,約一半以上的設施運行已超過30年。據估計,其中10%-20%的設施由于缺乏維護及有效監管等問題導致運行失效發生故障,引起了地下水及湖泊的氮、磷污染。為了加強對分散式污水處理系統的運維管理,有效指導各州和地方開展分散式污水治理,2003年美國環保局發布了《分散式污水處理系統管理指南》,在指南中對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提出5種管理程度逐步加強的運行模式。
5.3 德國農村污水處理模式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德國農村污水采取的是工業化集中式處理辦法,即將污水通過排水管道輸送到一個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但這樣做除了成本很高以外,還帶來污水處理之后的大量沉淀物和廢物對環境造成壓力、富含營養物質的元素氮、磷、鉀持續不斷地流入排放水域,造成水域富營養化和水生物、魚類因缺氧而衰亡以及水和營養物質的自然循環過程被人工技術打斷等諸多弊端。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后,這種集中式處理辦被分流式污水處理新辦法所代替。
什么是化學需氧量(COD)?
所謂化學需氧量(COD),是在一定的條件下,采用一定的強氧化劑處理水樣時,所消耗的氧化劑量。它是表示水中還原性物質多少的一個指標?;瘜W需氧量主要反映水體受有機物污染的程度。當有機物進入水體,在進行分解是會消耗水中的氧氣,使水體缺氧,生物死亡.其實COD的測定就是用化學的方法快速測定如果水中有機物分解會消耗多少的氧,消耗的越多說體中的有機物污染越嚴重。
化學需氧量越大,說體受有機物的污染越嚴重。
COD定義:
定義1:氧化劑氧化水中有機污染物時所需的含氧量。以mg/L為單位,其值越高,表示水污染越嚴重。
定義2:水體中易被強氧化劑氧化的還原性物質所消耗氧化劑折算成氧的量。定義3:水中有機物和還原性物質被化學氧化劑氧化所消耗的氧化劑量,折算成每升水樣消耗氧的毫克數,用mg/L表示。該指標主要反映水體受有機物污染的程度。
定義4:水體中能被氧化的物質在規定條件下用氧化劑進行氧化所消耗的氧量。
什么是生化需氧量(BOD5):
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規定的條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某些可氧化物質(主要是有機物)的生物化學過程中消耗溶解氧的量,用以間接表示水中可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機類物質的含量,是反映有機物污染的重要類別指標之一。
測定BOD的方法有稀釋接種法、微生物傳感器法、活性污泥曝氣降解法、庫侖滴定法、測壓法等。常用稀釋接種法測定污水的BOD。該方法也稱五天培養法(BOD5),即取一定量水樣或稀釋水樣,在20℃1℃培養五天,分別測定水樣培養前、后的溶解氧,二者之差為BOD5值,以氧的mg/L表示。
什么是氨氮(NH3-N):
自然地表水體和地下水體中主要以硝酸鹽氮(NO3)為主,以游離氨(NH3)和銨離子(NH4)形式存在的氮。受污染水體的氨氮叫水合氨,也稱非離子氨,非離子氨是引起水生生物毒害的主要因子,而氨離子相對基本無毒。
氨氮是水體中的營養素,可導致營養化現象產生,是水體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對魚類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氨氮主要來源于人和動物的排泄物,生活污水中平均含氮量每人每年可達2.5~4.5公斤。另外,氨氮還來自化工、石油化工、油漆顏料、煤氣、煉焦、化肥等工業廢水中。
100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您感興趣的產品PRODUCTS YOU ARE INTERESTED IN
環保在線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