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江蘇奧海高空工程有限公司>>技術文章>>煙囪爬梯更換維修施工方案
江蘇奧海高空工程有限公司專業承接煙囪爬梯更換維修
1、施工技術準備:
積極組織技術人員認真審閱圖紙,做好圖紙設計交底和技術交底的準備工作,備齊工程所需的資料和標準圖集,編制施工圖預算和分部工程材料計劃以及勞動力需求計劃和工機具的需要情況。向施工人員進行施工組織設計和技術交底,把工程的設計內容、施工計劃和施工技術要求等,向施工人員講解清楚,落實施工計劃,制定技術責任制的必要措施。做好現場定位樁的測設工作,完成工程的定位放線工作等。
2、物資的準備:
根據施工預算和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進度的安排,組織貨源,確定加工、供應地點和供應方式,簽訂物資供貨合同。根據各種物資的需要量計劃和合同,擬定運輸計劃和運輸方案。按照施工總平面圖的要求,組織物資按計劃時間進場,在地點,按規定方式進行儲存和保管。
3、勞動力等組織準備:
成立以項目經理為領導的項目經理部的組織機構,建立健全各項規章管理制度,確定勞動組織的領導機構名額和人選,堅持合理分工與密切協作相結合的原則,把有施工經驗、有創業創新精神、工作效率高的人選領導機構。
建立精干的施工隊伍,要認真考慮專業工種的合理配合,技工和普工的比例要滿足合理的勞動組織要求,按組織施工方式的要求確定建立混合施工隊組或專業施工隊及其數量。按照開工期和勞動力需要量計劃,組織勞動力進場,同時要進行安全、防火和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教育。
在鋼結構工程施工前,應對各工序的施工人員進行必要的崗位培訓,并對其進行技術、質量、安全交底,預防發生安全和質量事故。
為了加快施工準備工作的進度,必須加強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和監理單位之間的協調工作,密切配合,建立健全施工準備工作的責任制度和檢查制度,使施工準備工作由領導、有組織、有計劃和分期分批地進行。
對鋼結構工程所使用的機械和檢測設備的性能進行檢驗,保證施工過程中各種設備的工作狀念良好,使用功能齊全。
四、主要施工技術方案
1、施工工序
施工準備→地面維護設安全警戒線、施工人員安全通道、卷揚機安裝及場地清理→舊扶梯及扶梯平臺拆除→扶梯及扶梯平臺制作、安裝→休息平臺舊鋼格柵板拆除→休息平臺鋼格柵板制作、安裝→未拆除更換部分扶梯、休息平臺鋼結構防腐→竣工驗收
2、現場施工前按要求設置安全區域,并做好相應的安全措施。同時按照相關規定辦理登高作業等一切施工許可作業證,并配備通訊工具,設置專人監護。
3、由下向上檢查原來的扶梯,使施工人員能安全到煙囪頂部平臺。
4、登高作業人員和地面作業人員通過對講機。
5、采用無腳手架,高空懸掛作業施工。
5.1、首先在煙囪高處的鋼平臺上安裝一個把桿,扒桿上掛滑輪。用φ10的鋼絲繩從地面卷揚機處,再通過頂部的把桿滑輪通向地面。卷揚機放在以12.47米處積灰平臺煙道口中心位置的正下方,卷揚機的鋼絲繩所通過休息平臺的格柵板預先拆除。這樣垂直運輸系統作為用于氧氣瓶,乙炔瓶等工程用具,機械設備、以及鋼材的起吊工具。
5.2、懸掛作業技術:登高人員從煙囪的上層休息平臺掛上一根Φ18尼龍繩,作業人員坐在進高板上懸吊煙囪外壁施工,并在作業人員腰部系上Φ18尼龍繩作為安全繩。作業前檢查吊繩,副繩,U型卸扣,吊板、自鎖器等安全性能是否良好。
6、扶梯、扶梯平臺和休息平臺鋼格柵板拆除。
6.1、用乙炔、氧氣進行切割扶梯、扶梯平臺和休息平臺鋼格柵板,扶梯切割高度為2m,扶梯平臺和休息平臺鋼格柵板切割寬度按原寬度進行。
6.2、扶梯、扶梯平臺拆除的順序由下而上,并與安裝同時進行。休息平臺鋼格柵板拆除的順序由扶梯孔處向右方向進行操作,并與安裝同時進行。
7、扶梯及扶梯平臺制作、安裝
7.1、材料檢驗:鋼結構制作與安裝需用的鋼材,必須由供應部門提供合格證明及有關技術文件。鋼結構所用鋼材的質量必須嚴格遵守國家有關的技術標準、規范和設計要求的規定。并按照有關的實驗操作規程進行試驗,提出準確可靠的數據,確保工程質量。配件、連接材料(焊條、焊絲和焊劑等)和涂料均應具有質量合格證,并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現行國家技術標準的規定。
7.2、鋼構件熱浸鋅處理要求表面浸鋅厚度不少于100μm,浸鋅溫度600℃左右。要求提供生產廠家相關產品報告,至少包括浸鋅厚度、溫度、時間及表面處理過程。浸鋅前鋼材需進行脫脂及酸洗,可采用化學去油或水基金屬脫脂清洗劑去油,達到工件*被水浸潤為止;酸洗加入緩蝕劑可防止基體過腐蝕及減少鐵基體吸氫量。
7.3、放樣前應該核對施工圖、熟悉工藝標準、掌握各部件的精確尺寸嚴格控制尺寸精度。度量工具必須經法定計量單位校驗,放樣應以施工圖的實際尺寸1:1的大樣放出有關的節點,連接尺寸,作為控制號料、彎制、剪切、銑刨、鉆孔和組裝等的依據。樣板上應心標記切線、孔徑、上下、左右、工作線和加工符號(如彎曲、鏟、刨等),注明規格、數量及編號,標記應細小清晰。放樣應在放樣平面上進行,放樣時首先應在平臺上彈出垂直交叉基線和中心線,依次放出構件各節點的實樣。
7.4、加工:為了消除切割后鋼材硬化或產生淬硬層,以保證構件連接接觸嚴密、平整和其焊接坡口的加工質量。所以需要對切割后鋼材的邊緣進行加工,以確保加工的精度。邊緣加工的寬度、長度、邊直線度、相鄰兩邊夾角、加工面垂直度以及加工面表面粗糙度都必須符合《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2001)的規定。
7.5、焊接:
(1)嚴禁使用藥皮脫落或焊芯生銹的焊條、受潮結塊的焊劑。焊絲、焊釘使用前應清除油污、鐵銹。
(2)焊接后邊緣30-50㎜范圍內的鐵銹、毛刺污垢等必須清除干凈,以減少產生焊接氣孔等缺陷的因素。
(3)引弧板應與母材材質相同,焊接坡門形式相同,長度應符合標準的規定;使用手工電弧應滿足以下規定:使用狀態良好、功能齊全的電焊機。
(4)焊接材料:焊條E43型,要有廠家的資質,材料的合格證或材質單。
(5)所有金屬件之間的焊接均需滿焊。
(6)預防鋼結構焊接收縮,焊接收縮余量考慮加長量。
(7)焊前檢查坡口、組裝間隙是否符合要求,定位焊是否牢固,焊縫周圍不得有油污、銹物。
(8)對焊縫長寬、寬度、厚度不足,中心線偏離,彎折等偏差,應嚴格控制焊接部位的相對位置尺寸,合格后方準焊接。
(9)整條焊縫焊完后清除熔渣,經焊工自檢(包括外觀及焊縫尺寸等)確無問題后,方可轉移地點繼續焊接。
(10)避免用大電流,不要突然熄火,焊縫接頭應搭10~15㎜,焊接中不允許搬動、敲擊焊件,防止裂紋產生。
(11)焊后不準撞砸接頭,不準往剛焊完的鋼材澆水。
(12)不準隨意在焊縫外母材上引弧。隱蔽部位的焊縫必須辦理完隱蔽驗收手續后,方可進行下道隱蔽工序。
7.6、組裝:
(1)鋼結構組裝應按照施工圖、施工方案及其下料單,清點和檢查加工件的材質、規格、數量和加工質量,并將組件連接接觸部位和沿焊縫邊緣每邊30~50㎜范圍內的鐵銹、毛刺、污垢等清除干凈。
(2)組裝時應進行零件組裝的調整定位,以防止過大的外力強行組對,避免構件內產生附加應力、產生疲勞或裂紋等缺陷。
(3)組裝時應防止焊接變形。為了保證焊接結構的質量,防止焊接產生應力、變形和裂紋等缺陷。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