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4亂翻式起毛球測試儀標準收集:
美國標準:
ASTM D3512-2002亂翻式起球儀 紡織品耐起球及其表面變化試驗
1.目的和范圍
1.1.本方法適用于判斷織物對起球和其它一些表面織疵﹐諸如毛羽等形成的抵抗能力﹐適合于各種類型的服裝織物。
1.2.此法不適合經有機硅樹脂整理(如耐久防雨和柔軟整理)織物測試﹐因為有機硅會轉移到軟木襯墊上而影響測試結果。
2.原理
2.1.為了模仿穿著中的摩擦效果﹐將試樣和少量的灰色短棉纖一起加入圓柱測試箱和軟木襯墊相互摩擦﹐其測試結果與標準樣照對比而主觀評級。
3.設備和材料
3.1.亂翻式起球測試儀
3.2.軟木襯墊﹐厚度1.5mm﹐寬度146mm﹐長度452mm﹐置于陰涼干燥處儲存。
3.3.空氣壓縮機(能為每個箱中提供14~21Kpa的空氣壓力)。
3.4.粘合劑
3.5.棉纖維﹐4301tex﹐美洲山地棉或用同等的規格的棉。
3.6.真空吸塵器
3.7.評級箱(冷白熒光燈cool white fluoeescent,相關顏色溫度4100~4500K﹐可觀察試樣及評級樣照)
3.8.實驗室自校標準布(Standard In-House Pilling Test Fabric):驗證儀器性能的穩定性。
3.9.起球箱
3.10.評級標準物質(Rating Sandard):織物照片或織物實物
3.11.洗滌設備
3.12.干洗機
4.試樣準備
4.1.試樣在剪取前可以洗滌或干洗。
4.2.沿經向(縱列)或緯向(橫列)的約45度角方向剪取3塊邊長105mm的正方形的試樣﹐且不含同一根紗線。
4.3.若稀松織物邊緣易松散﹐剪取平行于經紗和緯紗的試樣﹐把邊緣拆紗至少5mm.
4.4.用粘合劑粘結織物正面邊緣﹐寬度不超過3mm﹐晾干至少2小時。
4.5.試樣和軟木襯墊在測試前應放在21±1℃﹐65±2%RH的環境下放置4小時以后方可測試。
5.測試過程
5.1.所有實驗需在標準大氣下進行。
5.2.在每個轉筒中放入三個試樣(同一樣品)和25mg(5mm左右)的灰色短棉纖﹐使纖維自由分散轉筒中(若不夠三個試樣﹐可少放﹐但不要取其它的試樣補充﹐以免干擾測試結果)。
5.3.蓋上前蓋﹐把定時器設定為30分鐘。
5.4.打開空氣壓縮機開關。
5.5.調節壓縮機空氣閥門直到機器壓力表讀數為2~3psi﹐打開操作開關﹐開始測試。
5.6.在機器運轉過程中﹐要經常檢查試樣是否貼在筒壁或筒底﹐若發生任一種情況﹐則關掉氣流﹐要停機打開前蓋﹐放好試樣再開機﹔記錄中止或試樣異常的數據數據。
5.7.若試樣纏在葉輪上﹐停機后用洗滌劑洗過的濕布擦洗葉輪﹐晾干后再使用。
5.8.時間到后﹐機器自動停止運轉并鳴叫﹐關上操作開關。
5.9.開前蓋﹐用吸塵器吸掉試樣上和筒內多余的棉纖維﹐重復以上操作﹐并把6毫米的灰棉纖維25mg加入每次操作中。
5.10.注意每塊軟木襯墊每面可用1小時﹐即兩次30分鐘的測試﹐使用1小時后翻轉使用另一面﹔使用2小時后再更換新的軟木軟墊。
6.評級
6.1.參照ASTM D起毛起球標準圖樣﹐在燈箱內俯視接近45度角的目視對測試過的試樣進行評級。若試樣表面效果介于兩個級別之間﹐可評半級﹐如3.5或2.5等。
注﹕ 5---沒起球
4---輕微起球
3---中等起球
2---嚴重起球
1---起球非常嚴重
作為參考﹐通常至少需要3個人單獨評級。
7.報告
7.1.報告3個試樣的測試結果的平均值。
7.2.報告測試方法﹕ASTM D3512。
7.3.檢查起球的不均勻性﹐是否集中在某一條(可能由不同紗支引起)或某一塊﹐報告這種現象。
7.4.報告測試所進行的時間和所用的評級標準物質。
8.注意事項
8.1.測試過程中嚴禁打開前蓋﹐如確有必要打開(如試樣停止轉動)﹐必須待機器*停止轉動方可進行。
8.2.在使用1小時后﹐用濕布擦洗葉輪﹐但下次使用前﹐葉輪必須干燥。
8.3.若儀器經常使用﹐每周對儀器進行一次自校﹔若不經常使用﹐則需要每次使用前自校一次﹔在出現問題時需自校﹔每批新的軟木襯墊開始使用前應該校準。
德國標準:
標準號:DIN 53867-1990
標準名稱:紡織品檢驗.起球(疵點)量的測定.用打手法檢驗(隨機翻滾起球測試器)
標準內容:紡織材料;定義;織物試驗;材料試驗;試驗;表面式樣;表面;紡織試驗;臂式攪拌裝置;隨機翻轉式起毛起球試驗儀;試驗設備;布;起毛起球試驗
日本標準:
標準號:JIS L 1076
標準名稱:紡織品和針織品疵點試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