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無錫鵬馳機電設備有限公司>>中國臺灣ANSON安頌>> IVPQ4-67-F-R中國臺灣ANSON安頌IVPQ3-32-F-R葉片泵
中國臺灣ANSON安頌低壓變量葉片泵IVPQ1-10-F-R
中國臺灣ANSON安頌低壓變量葉片泵TPF-VL301-GH
中國臺灣ANSON安頌IVPQ3-32-F-R葉片泵
IVP1-2-F-R
IVP1-3-F-R
IVP1-4-F-R
IVP1-5-F-R
IVP1-6-F-R
IVP1-7-F-R
IVP1-8-F-R
IVP1-10-F-R
IVP1-11-F-R
IVP1-12-F-R
IVP1-14-F-R
IVP2-10-F-R
IVP2-12-F-R
IVP2-14-F-R
IVP2-15-F-R
IVP2-17-F-R
IVP2-19-F-R
IVP2-21-F-R
IVP2-25-F-R
IVP3-17-F-R
IVP3-21-F-R
IVP3-25-F-R
IVP3-30-F-R
IVP3-32-F-R
IVP3-35-F-R
IVP3-38-F-R
IVP3-42-F-R
IVP4-30-F-R
IVP4-35-F-R
IVP4-38-F-R
IVP4-42-F-R
IVP4-50-F-R
IVP4-60-F-R
IVP4-67-F-R
IVP4-75-F-R
中國臺灣ANSON安頌IVPQ3-32-F-R葉片泵
IVPQ1-2-F-R
IVPQ1-3-F-R
IVPQ1-4-F-R
IVPQ1-5-F-R
IVPQ1-6-F-R
IVQP1-7-F-R
IVPQ1-8-F-R
IVPQ1-10-F-R
IVPQ1-11-F-R
IVPQ1-12-F-R
IVPQ1-14-F-R
IVPQ2-10-F-R
IVPQ2-12-F-R
IVPQ2-14-F-R
IVPQ2-15-F-R
IVPQ2-17-F-R
IVPQ2-19-F-R
IVPQ2-21-F-R
IVPQ2-25-F-R
IVPQ3-17-F-R
IVPQ3-21-F-R
IVPQ3-25-F-R
IVPQ3-30-F-R
IVPQ3-32-F-R
IVPQ3-35-F-R
IVPQ3-38-F-R
IVPQ3-42-F-R
IVPQ4-30-F-R
IVPQ4-35-F-R
IVPQ4-38-F-R
IVPQ4-42-F-R
IVPQ4-50-F-R
IVPQ4-60-F-R
IVPQ4-67-F-R
IVPQ4-75-F-R
IVPV1-2-F-R
IVPV1-3-F-R
IVPV1-4-F-R
IVPV1-5-F-R
IVPV1-6-F-R
IVPV1-7-F-R
IVPV1-8-F-R
IVPV1-10-F-R
IVPV1-11-F-R
IVPV1-12-F-R
IVPV1-14-F-R
IVPV2-10-F-R
IVPV2-12-F-R
IVPV2-14-F-R
IVPV2-15-F-R
IVPV2-17-F-R
IVPV2-19-F-R
IVPV2-21-F-R
IVPV2-25-F-R
IVPV3-17-F-R
IVPV3-21-F-R
IVPV3-25-F-R
IVPV3-30-F-R
IVPV3-32-F-R
IVPV3-35-F-R
IVPV3-38-F-R
IVPV3-42-F-R
IVPV4-30-F-R
IVPV4-35-F-R
IVPV4-38-F-R
IVPV4-42-F-R
IVPV4-50-F-R
IVPV4-60-F-R
IVPV4-67-F-R
IVPV4-75-F-R
QLS1-1-10吸濕空氣濾清器液壓油中水污染比起固體顆粒其危害有過之無不及,而水份侵入主要通過油箱通氣口。
液壓系統工作時油箱內液面會隨時發生變化。當液面下降時,潮濕空氣將進入油箱,空氣中的一部分水蒸氣會直接溶解到油液中,一部分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油箱壁而冷凝成水滴進入油液,本型吸濕空氣濾清器專門針對上述情況設計,可有效防止水份進入油箱,有利于提高液壓系統工作性能和可靠性。
BMRW型軸向配油擺線液壓馬達
本系列馬達殼體采用足夠強度的球墨鑄鐵鑄造而成,適用于負載較小且間隙工作的場合,廣泛應用于農
業、林業、塑料、機床、礦業機械,如注塑機的調模,清掃機,鋸木機、工作平臺等。
主軸上裝有深溝球軸承,可承受一定的軸向力和徑向力。采用了軸向配油結構,體積小、重量輕。內置
2個單向閥,不需要外接泄油管。采用了有滾柱的擺線輪組,摩擦力小,機械效率高。
工作原理
手動潤滑泵供脂是靠人工扳動手柄,通過小齒輪1帶動具有齒條的壓油柱塞2作往復運動來實現的。當柱塞處于(右圖所示)右端極限位置時,左端油腔容積增大形成真空,于是貯油筒內的潤滑脂在大氣和活塞壓力的作用下進入左端油腔內。當柱塞向左移動時,擠壓潤滑脂頂開單向閥4經換向閥進入輸油主管Ⅱ內;此時,柱塞右端油腔容積逐漸增大,潤滑脂被吸入,在柱塞返回向右移動時,充滿潤滑脂的油腔又逐漸變小,這樣擠壓潤滑脂,頂開單向閥3經換向閥流進輸送主管Ⅱ。供油過程中的換向是通過換向閥6實現的。當把換向閥手柄拉出時,潤滑脂從主管Ⅱ排出;當把換向閥手柄推進時,則潤滑脂從主油管Ⅰ排出。
操作方法
1、將換向閥手柄推進*限位置,主管路Ⅰ供油。
2、擺動手柄前后運動,壓力表指針波動變化,證明系統給油器有給油動作。
3、泵上壓力表指示壓力值上升保持穩定,證明系統給油器全部動作完畢。
4、操作換向閥手柄換向,使主管路Ⅱ供油,按2.3 條進行操作。
5、將換向閥換向,卸除管路壓力,為下一個循環準備,手柄扳至垂直位置。
使用說明
1、手動潤滑泵應垂直安裝,泵的上方及周圍要留有指示桿上升及補脂操作的空間,需在室外及環境惡劣的場合使用時,應將其置于防護罩內。
2、向貯油筒內加注潤滑脂,必須使用的手動或電動加油泵從潤滑泵的加油口加入。
3、泵加油口的過濾網應定期檢查,清洗。
4、貯油器內無脂不許操縱手柄;下油位時應及時補脂,以免吸入空氣。
用途及使用特點
(一)2D-SY50/100、2D-SY40/130型電動打壓泵。
選用4KW、Y型普通電機。同步轉速1440轉/min-1,減速機選用XWF6型,輸出轉速115轉/min-1。
其起動運轉和維護見六-八章。
(二)2D-SY40/130壓力表試壓泵
電機減速機的配用同2D-SY50/100型,兩缸分離、兩路輸出壓力相位相差Л,流量為單脈沖,每缸的額定流量為25L/h,該泵不但滿足壓力表的交變負荷試驗要求,還可進行超負荷試驗及其它水壓試驗。
操作規程如下:
1、首先按第六章規定做好準備工作,并試運轉。
2、按被試壓表標準要求,選定壓力值。
3、進行交變負荷試驗時,應放松安全閥調整螺栓,將節流閥調在大位置,開機運轉待工作正常后逐步調整節流閥,同時觀察安全閥的開啟壓力,根據選定壓力的高低擰緊或放松安全閥調整螺栓。這樣反復調整幾次,達到規定的壓力值后,鎖緊安全閥調整螺母,即可投入試驗。
4、當進行超負荷試驗時,應關閉節流閥,按一般壓力試驗方法進行。
起動運轉和停止
(一)準備工作
1、檢查泵減速箱內潤滑油油面高度,使其保持在油標的油線上。
2、檢查水箱內所用介質清潔與否,切忌使用含泥沙污水,以免堵塞管路,磨損柱塞副和閥系。
3、檢查各連接部位和壓緊螺栓是否堅固。
4、檢查電路絕緣及安全情況。
(二)啟動運轉
1、開動電動機,檢查空車運轉是否正常,聲響應均勻,無異常雜音,然后停機。
2、將被試容器與試壓泵的出口連接起來,大型壓力容器在試驗前先用清潔的試驗介質灌滿被試容器。
3、在電機作用下,兩柱塞往復工作,排出介質被試容器充滿介質后,壓力徐徐上升。
4、達到所需壓力后,停車保壓到要求時間,檢查被試容器。
(三)在運轉過程中注意事項
1、泵在運轉過程中應無異常雜音。
2、潤滑油允許溫升≤45℃。
3、在工作中如發現泵本身有滲漏現象,應立即停止工作,卸去壓力進行檢修,不允許在滲漏情況下繼續工作。
4、要經常觀察柱塞的密封情況,滲漏滴數允許值為20滴左右,發現有嚴重滴漏現象,要隨時給以調整。但不允許調得過緊(參見第九章)。
5、決不允許在超過額定壓力下工作。
能發生的故障及解決方法
(一)壓力表上升壓力不均勻,或壓力表指針擺動不上升。
1、首先排除泵以外的(被試容器管路系統等泄漏)故障。
2、檢查吸入、排出閥的閥線是否密合良好,有無異物填充其間,拆開檢查研磨閥。
3、檢查吸入口濾網是否暢通,有無異物堵塞或吸入管連接處滲漏,清洗濾網或消除滲漏。
4、水箱內液面過低或不清潔,加液或更換。
5、柱塞之密封件嚴重滲漏或套筒失效,密封件太松應調整,如已損壞應更換(更換方法見第九章)。如果無論怎樣調整或已更換密封件,還是嚴重滲漏,套筒失效。
(二)所需功率太大
1、柱塞密封件過緊,適當放松。
2、運動部件有無卡死扭曲現象。
3、壓力超過壓力值或壓力表示值不準。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