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調試運行
曝氣生物濾池的啟動采用接種啟動的方式。經過淘洗后的好氧活性污泥與原污水以一定比例混合后泵入曝氣生物濾池,連續小氣量曝氣3d,然后逐步增加進水量和曝氣量,在一個月內水量由10m3/逐步增加到200m3/d,同時每天觀察出水狀況,及時調整進水量。在進水量200m3/d、并且由原來的間斷運行改為連續運行、進入滿負荷運行狀態之后,經過一周的穩定運行,設施的有機物脫除率已達到設計要求。曝氣生物濾池進入正常運轉后,啟動二氧化氯設備的調試。一周后調試結束,系統進入正常運轉狀態。
地埋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
考慮到再生水利用的水質可靠性和穩定性要求較高,一級A達標排放與再生水生產相結合的基本工藝流程為:二級強化生物處理+膜過濾(多層濾料過濾)+消毒,必要時膜過濾之前增加混凝沉淀預處理。有化學除磷需求,或者生物處理出水SS濃度偏高時,應采取混凝沉淀預處理。
1混凝沉淀
可選用鋁鹽、鐵鹽、石灰、聚合物等作為化學混凝劑。不同污水處理廠的生物處理出水水質會有一定程度的不同,每個擬建項目都需要進行初期試驗研究,以合理選擇混凝劑和聚合物類型及設計投加量。
作為SS的達標控制措施時,如果進水濁度低于10NTU,可以不投加化學藥劑。作為化學除磷的達標控制措施時,應保持加藥系統的運行,除非進水磷濃度已經低于限定的標準值。投加鐵鹽或鋁鹽進行化學除磷的摩爾比一般為2~3,通常通過試驗確定。化學除磷和生物除磷均盡量安排在生物處理工序完成,以降低處理成本和藥劑消耗量。
在絮凝反應池中一般需要提供某些促進絮體粒子形成的方式。通過慢速攪拌控制水流的紊流或攪拌強度,既要防止絮體粒子的沉淀,也要防止絮體的破碎與解體。要提供一定的絮凝反應停留時間,一般為10~20min,具體根據試驗測定結果或參照同類工程的生產性運行數據。
沉淀工序采用平流沉淀池時,沉淀時間可選用2.0~4.0h,水平流速可采用l.0~10.0mm/s。如采用澄清池,上升流速可選用0.4~0.6mm/s。需要連續監測和記錄生物處理出水的濁度值,以便后續混凝劑投加設備能依據進水水質的變化自動調整混凝劑的投加量。
不同處理工藝的應用情況考慮到以上原則,本方案設計的醫院污水處理工藝流程進行比較:隨著污水處理技術不斷地發展,近年開發的在國內外普遍應用的工藝有:
(1)加強處理效果的一級處理工藝對于處理出水終進入二級處理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綜合醫院,應加強其處理效果,提高SS的去除率,減少消毒劑用量。加強一級處理效果宜通過兩種途徑實現:對現有一級處理工藝進行改造以加強去除效果和采用一級強化處理技術。工藝流程對于綜合醫院(不帶傳染病房)污水處理可采用“預處理→一級強化處理→消毒”的工藝。通過混凝沉淀(過濾)去除攜帶病毒、病菌的顆粒物,提高消毒效果并降低消毒劑的用量,從而避免消毒劑用量過大對環境產生的不良影響。一級強化處理工藝流程醫院污水經化糞池進入調節池,調節池前部設置自動格柵,調節池內設提升水泵。污水經提升后進入混凝沉淀池進行混凝沉淀,沉淀池出水進入接觸池進行消毒,接觸池出水達標排放。調節池、混凝沉淀池、接觸池的污泥及柵渣等污水處理站內產生的垃圾集中消毒外運。消毒可采用巴氏蒸汽消毒或投加石灰等方式。
(2)工藝特點加強處理效果的一級強化處理可以提高處理效果,可將攜帶病毒、病菌的顆粒物去除,提高后續深化消毒的效果并降低消毒劑的用量。其中對現有一級處理工藝進行改造可充分利用現有設施,減少投資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