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層氣浮在給水處理工藝流程中,固液分離技術及其設備是關鍵項目之一,可謂說是污水處理流程中的一環。對于比重接近于水的微小懸浮顆粒的去除,淺層氣浮是的方法之一。
氣浮是一個傳統的工藝手段,其工作主要由四大部分完成:1、溶氣過程; 2、釋氣過程; 3、溶氣水和原水接觸和分離的過程; 4、原水水質調整的過程。氣浮的發展也就是上述四個過程不斷進步的結果。
氣浮法是一種高效、快速的固液分離或液液分離技術,它是通過某種方式產生大量微氣泡,使其與水中密度接近于水的固體或液體雜質微粒粘附,形成密度小于水的氣浮聚合體,在浮力作用下上浮至水面形成浮渣而進行固液或液液分離。
淺層氣浮是溶氣氣浮的一種主要方式。其裝置集凝聚、氣浮、撇渣、沉淀、刮泥為一體。整體呈圓柱形,結構緊湊,池子較淺。裝置主體由五大部分組成:池體、旋轉布水機構、溶氣釋放機構、框架機構、集水機構等。進水口、出水口與浮渣排出口全部集中在池體區域內,布水機構、集水機構、溶氣釋放機構都與框架緊密連接在一起,圍繞池體中心轉動。
據悉,在水處理領域中,早在1920年,C.L.PECK就考慮用氣浮法處理污水,1930年瑞典某造紙廠曾試用一種將空氣在壓力下溶解于白水的水處理中,但上述實驗結果均為公開發表和引起足夠重視。
氣浮凈水技術在國內外應用廣泛。國內應用的氣浮裝置有分散空氣氣浮法、電解氣浮法、壓力溶氣氣浮法等(以下簡稱傳統氣浮法),目前壓力溶氣氣浮法應用。
淺層氣浮機的主要特點:
1、水流速度低——水相對池壁速度接近零速,對池中的水無攪動,使得水中的顆粒在靜態下上浮或沉降,凈化程度高,懸浮物去除率達91%以上;
2、溶氣利用率高——采用壓力較高的溶氣管,單位溶氣率高達90%,氣浮效果好。
3、上浮無干擾——水深一般為650mm;上浮路徑短、阻力小、速度快。
4、合理的撇渣斗——螺旋渣斗撇渣攪動小,效果好。
高效淺層氣浮機的特點:
1、采用“淺池理論”與“零速理論”設計,高效、節能、體積小、安裝方便。
2、停留時間短(3~5min)裹面負荷率高(9.6~12φm2˙h)。
3、采用高速電機拖動,適應性強,工藝條件好。
4、采用溶氣水與原水分開的布水的方式,配專用釋放器,處理效果好,ss去除率高達90%以上,出渣含固率可達3~4%。
5、自動化程度高,管理方便,運行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