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午夜在线观看,色偷偷伊人,免费一级毛片不卡不收费,日韩午夜在线视频不卡片

行業產品

  • 行業產品

廣東大辰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當前位置:廣東大辰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催化燃燒>>廢氣處理>>工業廢氣處理方法_化學實驗室廢氣處理的方法

工業廢氣處理方法_化學實驗室廢氣處理的方法

返回列表頁
參  考  價面議
具體成交價以合同協議為準

產品型號

品       牌

廠商性質生產商

所  在  地

聯系方式:彭發儒查看聯系方式

更新時間:2022-02-11 10:25:03瀏覽次數:240次

聯系我時,請告知來自 環保在線

產品簡介

日前常用的處理方法有汲取法、冷凝法、吸附法、生物法、熱氧化法、等離子體法等,正在開發的有電化學法、膜分離法、光催化法、電子床加熱法等。實驗室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技

詳細介紹

  工業廢氣處理方法

工業廢氣處理

  VOC工業有機廢氣的處理方法

  日前常用的處理方法有汲取法、冷凝法、吸附法、生物法、熱氧化法、等離子體法等,正在開發的有電化學法、膜分離法、光催化法、電子床加熱法等。

  欲挑選合適的一種處理方法(或幾種方法組合),最后得到處理方法,需要綜合考慮以下原因:

  以下簡要推薦日前常用的VOC處理方法和處理裝置:

  (1)汲取法。汲取法是利用某一VOC易溶于特殊的溶劑(或添加化學藥劑的溶液)的特性進行處理的一種方法。、最經常見到的溶劑是水。為了增大VOC與溶劑的汲取率和接觸面積,這個過程平常都在裝有填料的汲取塔中完成。

  (2)冷凝法。對于高濃度VOC,能夠使其通過冷凝器,氣態的VOC減少到沸點以下,凝聚成液滴,再靠重力效果落到凝聚區下部的貯罐中,從貯罐中抽出液態VOC,就能夠回收再利用。這種方法對于高濃度、須回收VOC起到較好的經濟效益。

  (3)吸附法。吸附法是利用某些起到從氣相混合物中有挑選地吸附某些組分能力的多孔性固體(吸附劑)來去除VOC的一種方法。日前用以處理VOC的吸附劑有活性炭和活性碳纖維,所用的裝置為閥門切換式兩床(或多床)吸附器。這種方法對于多種濃度、須回收的溶劑類VOC起到明顯的經濟效益。

  (4)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分解VOC的一種方法。所用的裝置為生物過濾器,該法要占用較大的空間。生物法通常用于處理低濃度VOC。

  (5)等離子體法。其基本原理是:通過陡前沿、窄脈寬(RS級)的高壓脈沖電暈放電,在常溫常壓下獲得非平衡等離子體,即產生大量的高能電子和O·、OH·等活性粒子,對VOCs分子進行氧化、降解反應,使VOCs最后轉化為無害物。

  3氧化法處理VOC

  對于有毒、有害、不須回收的VOC,熱氧化法是一種較*的處理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VOC與O2發生氧化反應,生成CO2和H20,化學方程式如下

  aCHO +bQ——cCO2+dH2O

  這種氧化反應很像化學上的燃燒過程,只不過因為VOC的濃度太低,所以反應中不會產生可見的火焰。

  氧化法通常通過以下兩種方法使氧化反應能夠順利進行:一是加熱,使含VOC的廢氣達到氧化反應所需的溫度;二是使用催化劑,氧化反應在較低的溫度下在催化劑表面進行。

  所以氧化法可分為以下兩種:

  (1)催化氧化法。日前所用的催化劑主要分為貴金屬催化劑和非貴金屬催化劑,貴金屬催化劑主要是鉑和鈀,以極細顆粒的形式分布在催化劑載體上,載體通常為金屬或陶瓷的蜂窩和散裝填料。典型的非貴金屬催化劑是過渡元素金屬氧化物(如二氧化錳)與粘合劑混合后制成多種形狀的催化劑。為了預防催化劑中毒后失掉催化活性,需要在處理前清除能使催化劑中毒的物質(如Pb、Zn、As、P、Hg等)。假如舍VOC廢氣中的催化劑毒物和遮蓋催化劑的物質得不到清除,則不可以使用催化氧化法。

  (2)熱氧化法。熱氧化法可分為三種:熱力燃燒式、間壁式和蓄熱式。它們的主要分別在于熱量回收方法的不同。三種方法都能夠和催化法結合起來以減少反應溫度。

  a.熱力燃燒式熱氧化器。熱力燃燒式熱氧化器通常指的是氣體焚燒爐。它由助燃劑、混合區和燃燒室組成。助燃劑(天然氣、石油等)作為輔助燃料,燃燒產生的熱在混合區對VOC廢氣進行預熱,燃燒室為預熱后的廢氣提供足夠大的空間和足夠長的時間以完成最后的氧化反應。

  在供氧充足的前提條件下,氧化反應的程度(影響最后的VOC去處率)取決于“三T條件”:反應溫度(Temperature)、駐留時間(Time)、湍流混合情況(Turbulence)。這“三T條件”是互相聯系的,在一定范圍內改善一個條件可使還有兩個條件減少。熱力燃燒式熱氧化器的一個缺點是輔助燃料價格太高,致使裝置的操作費用很高。

  b.間壁式熱氧化器。間壁式熱氧化是指在熱氧化裝置中加入間壁式熱交換器,熱交換器把從燃燒室排出的炎熱的天氣氣體所帶的熱量傳遞給氧化裝置進口處的低溫氣體,預熱后發生氧化反應。因為日前的間壁式熱交換器可獲得85%的熱回收率,所以極大地減少了輔助燃料的耗費。間壁式熱交換器平常設計成管式、殼式或板式。因為平常的熱氧化溫度要保持在800oC-1000oC,所以間壁式熱交換器需要由耐熱、耐腐蝕的不銹鋼或合金用料制成。這就使得間壁式熱交換器的造價很高,這是問壁式熱氧化器的一個缺點。同時用料的熱應力也不易清除,這是間壁式熱氧化器的另一個缺點。

  c.蓄熱式熱氧化器。蓄熱式熱氧化器(RegenerativeThermal Oxidizer,以下簡稱RTO焚燒爐),是在熱氧化裝置中加入蓄熱式熱交換器,預熱VOC廢氣,再進行氧化反應。跟隨蓄熱用料的發展,日前蓄熱式熱交換器的熱回收率已能達到95% 以上,并且占用空間越來越小。這樣輔助燃料的耗費很少(甚至不必輔助燃料,且當VOC的濃度達到一定值以上時,還可從RTO焚燒爐輸出熱量)。同時,因為日前的蓄熱用料都選用陶瓷填料,所以可處理腐蝕性或附有顆粒物的VOC廢氣。

  4膜分離技術

  有機氣體膜分離是一種高效的新型分離技術,其流程簡單、回收率高、能耗低、無二次污染,是一種非常有前景的技術。

  膜分離技術的基礎就是使用對有機物起到滲透挑選性的聚合物復合膜。該膜對有機蒸氣較空氣更

  易于滲透10~100倍。當廢氣與膜用料表面接觸時,有機物能夠透過膜,從廢氣中分離出來。為保證過程的進行,在膜的進料捌使用壓縮機或滲透側使用真空泵,使膜的兩側構成壓力差,達到膜滲透所需的推動力。

  分離膜是由涂層和支撐層組成的復合膜,涂層提供分離性能,而多孔支撐層提供機械強度。

  涂層用料通常為起到高度挑選性的聚二甲基硅烷,該層決定膜的分離性能,而支撐層也對膜的性能有重要影響。常用的支撐層用料為聚砜、聚醚砜、聚酰亞胺、聚偏氟乙烯。日前提供VOcs分離膜的廠家—— MTR 和Nitto提供卷式膜,GKSS提供板式膜。卷式膜更緊湊和更經濟,可大大地減少設備費用;而板式膜能夠提供很好的流動分布和減少滲透側壓力降,MTR的研究開發取得了突破,能夠生產大的膜管,直徑203.2 him(8英寸),單根膜管面積達2Orfl ,使系統處理能力大大地提高,有足夠的能力在大型工業裝置上使用。

  4.1 膜分離系統

  的膜分離過程為單級膜分離系統,直接壓縮廢氣并使其通過膜表面,來實現VOCs的分離;但由于分離程度很低,故單級很難達到分離要求。

  開發了一種新型的集成膜分離系統。該技術結合壓縮冷凝和膜單元兩種技術的特點來實現分離。

  首先,用壓縮機先將有機廢氣提高到一定壓力。壓縮的有機廢氣進人冷凝器被冷卻,部分VOCs冷

  凝下來,直接進到儲罐,以進行循環和再用。離開冷凝器的非凝氣體仍起到一定的壓力,用做膜滲透的驅使力,使膜分離不再需要附加的動力;該非凝壓縮氣中,仍附有相當數量的有機物。當壓縮氣通過有機挑選性膜的表面時,膜將氣體分成兩股物流:脫除了VOCs的未滲透側的大部分凈化氣直接排放;滲透物流為富集有機物的蒸汽,該滲透物流循環到壓縮機的進口。因為VOCs的循環,回路中VOCs的濃度快速上升,直到進人冷凝器的壓縮氣達到VOCs凝聚濃度,這樣系統就達到穩態。系統平常能夠從進料氣中移出vOcs達到99% 以上,使排放氣中的VOCs達到環保排放標準。

  該循環系統的特點是未滲透物流的濃度獨立于進料氣的濃度,該濃度由冷凝器的壓力和溫度決

  定。

  4.2 膜分離系統設計和操作參數

  膜分離系統的設計主要考慮膜用料和操作條件兩方面原因,主要設計參數有膜的挑選性、壓力比、凈化率。主要操作參數有:①有機廢氣進料濃度;②進料側和滲透側的壓力;③溫度和爆炸極限;④操作方法(間歇或持續);⑤凈化率。

  4.2.1 膜的挑選性

  膜的挑選性為待分離兩組分的滲透性之比,它為兩組分的擴散系數之比(稱為移動挑選性)與吸著

  系數之比(稱為吸著挑選性)的乘積。移動挑選性反映分子在膜用料中的不同平均速度,分子尺寸增大,則速度減少了吸著挑選性反映溶解在膜中的分子數。它正比于兩種氣體的相對凝聚性。

  吸著系數隨滲透物凝聚性增加而增加,即跟隨分子直徑的增大而增加,這樣易凝聚的大分子,其吸著系數大,碳氫化合物較非凝性氣體的吸著系數更大。

  橡膠態聚合物吸著挑選性占主導,滲透性隨滲透物尺寸增大而增加。硅橡膠對芳烴、酮和鹵化碳氫化合物的滲透挑選性均較高,通常為30—60。

  4.2.2 壓力比

  由于壓力是膜分離的動力,故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是壓力比(定義為總的進料壓力/總的滲透側

  壓力)。壓力比與挑選性一起確定通過膜所得到的富集溶劑的情況。

  對實際情況,可達到的壓力比有一定的限制,壓縮進料到非常高的壓力,或在滲透側有一個非常高的真空,需要大量的能量和昂貴的泵。故平常的壓力比為10—30。

  通過調整膜面積、冷凝器的溫度及通過膜的壓力比,MTR的循環膜分離設計能夠很容易操縱最后排放氣中有機物濃度。

  排放氣中有機物濃度隨膜面積增大而快速降低。或跟隨膜面積降低而快速增大;當面積降低到一

  定程度.則不產生分離,排放氣濃度等于進料氣的濃度。

  冷凝器的溫度減少,濃縮所需要的露點溫度也減少,更多的VOCs在冷凝器中拎凝,能夠明顯地減少進入膜單元的有機物濃度。然而其實,因為氣體中的水蒸氣會產生結冰問題,低于O C的拎凝溫

  度很少使用。

  壓力比對排放氣濃度的影響也與膜面積相似,增大壓力比.排放氣濃度明顯減少,但壓力比不可以小于某個值,否則不會產生分離。

  4.3膜分離技術的使甩范圍

  現在世界上已有近60套膜分離VO 的裝置。在美國大部分裝置用來回收VOCs、HCFCs、氯乙烯等高價值產品;在歐洲和日本主要從石油運輸操作中回收碳氫化合物。

  膜技術差不多能夠用來回收多種高沸點的揮發有機物,如三苯、丁烷以上的烷烴、氯化有機物、氟氯碳氫化臺物、酮、酯等 它可用于多種行業.如PVC加工中回收VCM,聚烯烴裝置中回收乙烯、丙烯單體制冷設備、氣霧刺及泡辣生產中產生的CFCs和HCFCs的回收,印刷中產生的甲苯等的回收。

  工業有機廢氣的管理在環保管理工程領域發展時間不長,日前多種管理技術、工藝仍然不夠成熟,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缺陷,如運動不穩定、能耗高、治理維護工作量大等。跟隨環保技術的接連不斷發展,工業有機廢氣管理的新技術新成果將接連不斷出現,近些年以來出現了電暈法、臭氧分解法、等離子體法等。今后,工業有機廢氣管理技術將朝著設備創造成本低、能耗低、治理維護簡單等方向發展。
 

  化學實驗室廢氣處理的方法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愛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和《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落實《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打贏藍天保衛戰,操縱和降低實驗室VOCs排放,引導實驗室從有機溶劑使用登記及操作規范、通風柜技術參數挑選、有機廢氣的收集和管理等方面進行改造, 采納有機廢氣管理技術進行凈化,從而降低實驗室VOCs排放和改善北京市大氣環境質量,制訂本標準。

  實驗室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技術規范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實驗室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技術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全部涉及使用有機溶劑的實驗室單位。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版本(包括全部的修)適用于本文件。

  GB/T 7701.1 煤質顆粒活性炭 氣相用煤質顆粒活性炭

  GB 15562.2 環境愛護圖形標志 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

  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氣中顆粒物測定與氣態污染物采樣方法

  GB 18597 驚險廢物貯存污染操縱標準

  GB 50051 煙囪設計規范

  HJ/T 1 氣體參數測量和采樣的固定位裝置

  HJ/T 55 大氣污染物無組織排放監測技術導則

  HJ/T 397 固定源廢氣監測技術規范

  HJ 583 環境空氣 苯系物的測定 固體吸附/熱脫附-氣相色譜法

  HJ 584 環境空氣 苯系物的測定 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氣相色譜法

  HJ 644 環境空氣 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 吸附管采樣 熱脫附/氣相色譜-質譜法

  HJ 734 固定污染源廢氣 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 固相吸附-熱脫附/氣相色譜-質譜法

  HJ 732 固定污染源廢氣 揮發性有機物的采樣 氣袋法

  HJ 759 環境空氣 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 罐采樣/氣相色譜-質譜法

  HJ 2026 吸附法工業有機廢氣管理工程技術規范

  DB11/501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

  DB11/T 1191.1 實驗室驚險化學品安全治理規范 第1部分:工業企業

  DB11/T 1191.2 實驗室驚險化學品安全治理規范 第2部分:一般高等學校

  DB11/ 1195 固定污染源監測點位設置技術規范

  DB11/T 1368 實驗室驚險廢物污染防治技術規范

  3 術語和定義

  3.1實驗室 laboratory

  開展實驗教學、科學研究、技術研發、檢驗檢測等活動的實驗地方以及配套的附屬地方。

  3.2有機溶劑 organic solvents

  是一類由有機物為介質的溶劑。有機溶劑包括多類化合物,如鏈烷烴、烯烴、醇、醛、胺、酯、醚、酮、芳香烴、氫化烴、萜烯烴、鹵代烴、雜環化物、含氮化合物及含硫化合物等。

  3.3揮發性有機物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參與大氣光化學反應的有機化合物,或者根據規定的方法測量或核算確定的有機化合物。

  3.4非甲烷總烴 non-methane hydrocarbon

  采納規定的監測方法,檢測器有顯然響應的除甲烷外的碳氫化合物的總稱(以碳計)。

  3.5標準狀態 standard condition

  溫度為273K,壓力為101325Pa時的狀態,簡稱“標態”,本標準規定的各項指標值,均以標準狀態下的干空氣為基準。

  3.6無組織排放 fugitive emission

  大氣污染物不經過排氣筒的無規則排放。

  3.7無組織排放監控點濃度限值

  監控點的污染物濃度在所有1小時的平均值不應超過的限值。

  3.8現有污染源 existing pollution source

  本標準實施之目前,已建成投產或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已通過審批的工業企業和生產設施。

  本標準實施之日起,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通過審批的新建、改建和擴建的建設項目。

  4 基本要求

  4.1 實驗室所在單位應從有機溶劑使用登記和治理,操作規范,通風柜的選型及技術參數,無組織有機廢氣收集、有組織有機廢氣凈化等方面采取措施,預防污染附近周圍環境,降低其VOCs排放。工藝路線見圖1。

  圖1 實驗室有機廢氣污染防治工藝路線圖

  4.2 綜合考慮場地、實驗室類型等原因, 采納高效的有機廢氣凈化系統。實驗室有組織廢氣須經過凈化處理后方可排放。

  4.3 結合實驗室地方條件,有組織廢氣可集中統一也可單獨經凈化處理后達標排放。

  5 有機溶劑使用及操作規范

  5.1 實驗室所在單位應加強對驚險化學品采購、儲存和使用治理,建立有機溶劑(經常見到的有機溶劑種類參見附錄A)購置和使用登記制度,記錄實驗室內購買及使用的有機溶劑種類、數量(參見附錄B),購置發票和相關臺賬記錄保存三年。

  5.2 實驗室所在單位宜建立有機溶劑使用治理系統,將有機溶劑的購置、處置進行關聯,實現對有機溶劑購置、使用的全過程治理。

  5.3  有機溶劑以及廢液應儲存在特意的地方內,幸免露天存放;使用密封容器盛裝,嚴禁敞口存放;配備足量的遺撒吸附劑,對于操作過程中不慎導致的有機溶劑撒落,應及時使用高效遺撒吸附劑處理,并用密封袋封存。有機溶劑集中存放區域應設置與中控室相連的VOCs泄露報警系統。

  5.4 應編制實驗和設備的操作規程,涉及使用有機溶劑的實驗操作應在起到廢氣收集功效的裝置中進行,幸免在開放空間中進行。

  6 有機廢氣收集

  6.1 應根據有機溶劑的使用情況,統籌考慮廢氣收集裝置。對于有機溶劑使用量不大(年使用量小于0.1噸)的實驗室,宜選用內置活性炭過濾器的無管道通風柜。

  6.2 對于使用有機溶劑作為進樣的儀器,應在其上方安裝局部抽風系統如集氣罩,集氣罩的面積應為進料盤的2倍以上,集氣罩口應處于微負壓狀態,氣體流速不低于0.5m/s,廢氣捕集率不低于80%。

  6.3 對于有機溶劑使用量大于1噸的實驗室,應整體保持微負壓,幸免無組織廢氣逸散。

  6.4 廢氣收集系統材質應防腐防銹,定期維護,存在泄漏時需及時修復。

  7 有機廢氣末端管理

  7.1 管理技術挑選

  7.1.1 根據實驗室有機廢氣的特點,可 采納吸附法、吸附+光催化氧化法等方法對有機廢氣進行凈化。

  7.1.2 吸附法可 采納活性炭、活性炭纖維、分子篩等作為吸附介質,工藝流程如圖2所示。吸附劑的性能參數應符合GB/T 7701.1和HJ 2026的相應要求。

  圖2 吸附法處理VOCs廢氣工藝流程圖

  7.2 管理設施建設要求

  7.2.1  管理設施應遵循綜合管理、達標排放、總量操縱的原則。工藝設計應本著成熟可靠、技術*、經濟適用的原則,并考慮節能、安全和操作簡便。建設應按國家相關的基本建設程序或技術改造審批程序進行,總體設計應滿足《建設項目環境愛護設計規定》和《建設項目環境愛護治理條例》的規定。

  7.2.2  管理設施應先于產生廢氣的生產工藝設備開啟、后于生產工藝設備停機,并實現聯動操縱。管理設施運動過程中發生故障,應及時停用檢修。經過管理后的廢氣排放應符合DB11/ 501的規定,管理過程幸免產生二次污染。管理設施建設方應提供管理設施的使用要求和操作規程,明確吸附劑等耗材的更換周期。

  7.2.3 管理設施的治理應納入實驗室平常治理中,配備專業治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并對其進行培訓,使治理和技術人員掌握管理設備及其它附屬設施的詳細操作和應急情況下的處理措施。

  7.2.4 建立相關的各項規章制度以及運動、維護和操作規程,明確設施的檢查周期,建立主要設備運動狀況的臺賬制度,保證設施正常運動。

  7.2.5 建立管理設施運動狀況、設施維護等的記錄制度,主要維護記錄內容(參見附錄C)包括:

  a) 管理設施的啟動、停止時間;

  b) 吸附劑、過濾用料、催化劑等的采購量、使用量及更換時間;

  c) 管理設施運動工藝操縱參數,至少包括管理設備出口濃度和吸附裝置內溫度;

  d) 主要設備維修情況;

  e) 運動事故及維修情況;

  f) 定期檢驗、評價及評估情況;

  g) 吸附回收工藝中的驚險廢物、污水及副產物處置情況;

  h) 因為緊急事故或設備維修等因素導致管理設備停止運動時,應馬上報告當地環境愛護行政主管部門。

  7.2.6 管理設施應在廢氣處理前后設置性采樣口,采樣口的設置應符合HJ/T 1和DB11/1195要求。按照管理設施使用要求和操作規程,對管理設施進行定期監測,評估其VOCs管理效率。

  7.2.7 排氣筒廢氣的采樣監測應按照GB/T 16157、HJ/T 397和HJ 732的規定執行。

  7.3 詳細技術要求和參數

  7.3.1 吸附法

  a) 吸附設施的風量按照廢氣排放量的120%進行設計,有機廢氣處理效率需達到70%以上。

  b) 采納非原位再生吸附處理工藝,每萬立方米/小時設計風量的吸附劑使用量不應小于1立方米,更換周期應綜合考慮有機溶劑的使用量和實驗強度等原因,原則上不應長于6個月。

  c) 非原位再生或廢棄的吸附劑在轉移處理前應 采納密閉容器貯存,預防被吸附的揮發性有機物揮發;應建立揮發性有機物處理運動臺賬,至少保存3年。

  d) 蜂窩活性炭和蜂窩分子篩的橫向強度應不低于0.3MPa,縱向強度應不低于0.8MPa,蜂窩活性炭的BET比表面積應不低于750m²/g,蜂窩分子篩的BET比表面積應不低于350m²/g。

  e) 活性炭纖維氈的斷裂強度應不小于5N,BET比表面積應不低于1100m²/g。

  f) 選定吸附劑后,吸附床層的有效工作時間與吸附劑用量,應根據廢氣處理量、污染物濃度和吸附劑的動態吸附量確定。

  g) 采納纖維狀吸附劑時,吸附單元的壓力損失宜低于4kPa; 采納其他形狀吸附劑時,吸附單元的壓力損失宜低于2.5kPa。

  h) 固定床吸附裝置吸附層的氣體流速應根據吸附劑的形態確定。 采納顆粒狀吸附劑時,氣體流速宜低于0.60m/s; 采納纖維狀吸附劑(活性炭纖維)時,氣體流速宜低于0.15m/s; 采納蜂窩狀吸附劑時,氣體流速宜低于1.20m/s。

  i) 對于 采納蜂窩狀吸附劑的移動式吸附裝置,氣體流速宜低于1.20m/s;對于 采納顆粒狀吸附劑的移動床和流化床吸附裝置,吸附層的氣體流速應根據吸附劑的用量、粒度和體密度等確定。

  7.3.2 吸附+光催化氧化法

  a) 管理設施的風量按照廢氣排放量的120%進行設計,管理效率達到70%以上。

  b) 設備附近周圍30cm處,紫外泄漏量應≤5μW/cm²。原則上光催化凈化設備應 采納無臭氧激發光源,產生臭氧1h平均容許濃度為0.1mg/m³。

  c) 管理設施應根據實際生產狀況,按管理設施設計要求定期維護。

  8 驚險廢物治理

  8.1 實驗室有機廢氣處理過程中產生的驚險廢物主要包括廢有機溶劑和附有機溶劑廢物,比如吸附劑等。

  8.2 驚險廢物應分類收集貯存,貯存設施設計、運動應符合GB 18597、DB/T 1368要求,警示標志設置應符合GB 15562.2要求。

  8.3 附有揮發性有機物的驚險廢物應放入密閉容器中貯存。

  8.4 驚險廢物應交由持有相應驚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收集、利用、處置,并執行轉移聯單制度。

  8.5 建立驚險廢物治理臺帳,記錄驚險廢物產生的種類、數量和貯存、利用、處置等情況,至少保存3年。


感興趣的產品PRODUCTS YOU ARE INTERESTED IN

環保在線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Copyright(C)?2021 http://www.kindlingtouch.com,All rights reserved.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

會員登錄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

請輸驗證碼

收藏該商鋪

登錄 后再收藏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回復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赣州市| 临猗县| 衡阳县| 晋江市| 沈丘县| 天台县| 藁城市| 周宁县| 日土县| 德钦县| 安乡县| 台东市| 工布江达县| 崇礼县| 桐梓县| 石阡县| 乳源| 芜湖市| 秦安县| 罗源县| 名山县| 武城县| 新安县| 鄢陵县| 遂溪县| 巴马| 大埔区| 梁河县| 宝鸡市| 金川县| 婺源县| 九江县| 新巴尔虎左旗| 西昌市| 来安县| 安宁市| 宁都县| 许昌县| 双鸭山市| 南安市| 河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