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創新型環境*企業,始終銘記以創新環境
防疫復工兩不誤,瀧濤環境疏水分子篩產品順利交貨
疫情防控不放松,復工復產在行動。根據國家和地方政策要求,瀧濤環境自2月10日以來,在落實好疫情防控的各項措施、確保員工與生產安全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復工復產工作,充分保障了客戶服務與產品供應。
“三八婦女節”當日,一輛裝載8.4m³疏水分子篩多孔顆粒的貨車從瀧濤環境工廠出發,安全駛往客戶的收貨地點。
疏水分子篩多孔顆粒是瀧濤環境針對含苯乙烯廢氣治理研制的新型產品。此次如期交付,標志著公司在VOCs綜合治理領域高性能吸附劑系列化產品方面,取得了階段性重大科技創新成果。
科普小課堂
苯乙烯,被國家《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列為惡臭污染物,是一種帶有惡臭和刺激性氣味的易聚合物質,暴露于空氣中會逐漸發生聚合及氧化,隨意排放將污染大氣環境,危害人體健康。
在復合材料生產加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風量、低濃度的含甲苯、二甲苯、苯乙烯、非甲烷總烴等有機廢氣,吸附濃縮+催化氧化或焚燒是目前比較有效的治理方式之一。
苯乙烯單體的分子動力學直徑為0.67nm,沸點高達146℃,而且氣態苯乙烯具有易聚合的特性,因此對其有效處理一直都是行業內棘手的技術難題。
如在濃縮過程中采用活性炭或普通沸石等常規吸附材料,容易導致吸附材料堵塞,進而縮短設備與材料壽命,因此在沸石轉輪應用中,必須盡量避免含苯乙烯組分的廢氣進入系統。
此外由于沸點較高,熱脫附解析吸附材料時,溫度不夠則很難脫附;溫度過高則容易形成聚苯乙烯,造成設備損壞,進而影響總體治理效果。
不難看出,解決含苯乙烯組分的有機廢氣治理技術難題,關鍵突破點在于核心材料的研發與推廣使用。
依托北京市科技重大專項,瀧濤環境廢氣治理研發團隊通過控制分子篩合成方法、晶粒大小、形貌和孔道結構等關鍵指標,使其具有較高的硅鋁比和更大的比表面積,即使在高濕度環境下,也能保持較高的VOCs吸附容量。
基于此,LT-100和LT-200疏水分子篩系列化產品成功面世。該系列化產品具有高吸附性,容量大;強疏水性,能耗低;不可燃性,保安全;脫附*,壽命長等多重優勢,并能根據VOCs特點進行針對性調變,可廣泛用于各類有機廢氣治理。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疫情當下,瀧濤環境秉持“成為環境領域技術與服務的*”的愿景,不忘初心,共克時艱,全力打好疫情防控與生產經營攻堅戰,為ZF和企業提供更優質的環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