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運維核心的要求是消毒*,確保檢測污水站出水無*后再污水排放,以保障廣大人民的生命安全!消毒系統采用銀江環保KtLS系列產品,操作簡單。判斷消毒程度的依據是余氯的測量值,必須保證余氯控制在6.5-10mg/L之間。當余氯小于6.5mg/L時,存在殘余病毒的風險,大于10mg/L時又會造成較大的二次污染。采用含氯消毒劑消毒的工藝控制要求為:消毒接觸池的接觸時間≥1.5h,特殊傳染病原因建議延長消毒接觸時間保證≥2h。實際運維時需要結合具體水量控制消毒劑的加藥量,用以保證消毒接觸時間整個污水站基地下方按垃圾填埋場標準鋪設HDPE防滲膜,雨水全收集進污水處理站消毒,不讓一滴污水進入環境。根據《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18466-2005中4.2廢氣排放要求,污水處理站排出的廢氣應進行除臭除味處理,保證污水站周邊空氣中污染物達到表3要求。根據《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18466-2005中4.3污泥控制與處置要求,污水站污泥指醫院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和化糞池污泥,需經過消毒處理,污泥清掏前應進行監測,達到表4要求。消毒污水處理設備消毒污水處理設備
調節池、生化處理池、接觸池的污泥及柵渣等污水處理站內產生的垃圾集中消毒外運焚燒。消毒可采用巴氏蒸汽消毒或投加石灰等方式。
工藝操作中多工藝處理階段需投加藥劑一級處理,預消毒加氯量一般為30mg/L—50mg/L,二級處理,接觸消毒加氯量一般為15mg/L—25mg/L。可參考北京小湯山醫院在非典時期的污水處理站用量,預消毒有效氯投加量為10mg/L,接觸消毒池的有效氯投加為50mg/L左右。系統啟動初期檢測人員需對每個投氯點進行余氯的檢測,對出水進行病毒指標的檢測,在確保病毒能夠全部被殺死的前提下,得出的投藥量。其中進調節池前需檢測余氯量,余氯過大則影響后續生化系
生化系統采用KtLM核心工藝,現在適逢冬季,生化系統微生物培養需要一定時間(10-15天)及充足的營養物,建議采購優質的生化菌種進行精心的培養馴化。但系統啟動初期,預消毒池投氯量不穩定,對好氧微生物的培養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必要時還是要以先消毒殺死病毒為主,污水中的其他污染物指標COD、氨氮、總磷、動植物油等需等生化系統穩定運行后才能確保穩定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