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泳池恒溫加熱設備介紹
閱讀:1235 發布時間:2019-11-29游泳池加熱設備的功能就是將游泳池水加熱到規定的溫度和維持池水日常所需要的“恒溫”所需的溫度范圍。用于游泳池池水加熱的設備具有與生活熱水及采暖熱水所用的換熱設備相同的要求:
1、換熱效能高、效果好;
2、設備結構簡單、體形小、重量輕;
3、設備安全可靠;
4、設備操作靈活,維護保養方便;
5、使用壽命長等優點。
另外,還應考慮游泳池池水特點:
1、溫差小;
2、池水含化學藥品(如氯、溴、硫酸鋁等);
3、被加熱池水與人體長期接觸等特點。
游泳池加熱設備的分類
1、間接式加熱設備:就是指熱媒與被加熱的池水不直接接觸,通過汽-水或水-水板式換熱器、汽-水或水-水快速式換熱器、汽-水或水-水半容積式換熱器、汽-水或水-水浮動盤管式加熱器等將池水加熱的方式;
2、直接式加熱設備:就是利用燃煤、燃氣、燃油鍋爐將池水直接加熱的方式;小型游泳池也可以采用電熱水器直接加熱池水的方法;
3、太陽能及熱泵等加熱設備、加熱設施。
池水初次加熱時間
游泳池池水初次加熱所需要的熱量與正常開放使用過程中維持池水“恒溫”狀態所需的熱量相差較大。為了保持用熱負荷相對平衡,特別是采用自備熱源的情況下,不給加熱設備造成較大的浪費,同時還應考慮新建游泳池內表面襯貼或鑲貼的材質不會因為池水溫度升高太快,致使飾面材料膨脹造成裂縫或脫落等因素,應對池水初次加熱時每小時的溫升加以限制。據國外資料介紹:如果游泳池從冷水開始加熱時,以每1h的升溫不超過0.25℃為宜;也有資料介紹應以每1h的升溫不超過0.5℃為宜。因此,從用熱均衡、制熱設備不至于過大、保護游泳池飾面材料的安全、使用要求和游泳池規模等因素綜合考慮,池水初次加熱或抵消后再次加熱的時間一般以24~48h為宜。對于既有大型標準游泳池,還有相當規模的休閑游樂池的綜合性游泳游樂設施,應根據游泳設施分布分隔情況,可采用單個池子分別進行加熱,逐步分別開放使用的方式進行加熱,從總體上考慮可以將池水初次加熱時間延長至72h。這就需要設計人員視具體情況確定。
游泳池加熱設備的選型
加熱或換熱設備的形式,應根據熱源條件、熱負荷的大小、使用要求、運行管理水平等因素綜合比然后確定。
1、選用恒溫設備遵循:
1):傳熱系數高;
2)節能:熱損失小;
3)水流陰力小;
4)耐化學藥品腐蝕;
5)結構緊湊,且易于維修;
6)密封性能好;
7)使用壽命長;
8)成本低等原則。
用于游泳池池水加熱的設備,一般應選擇用不銹鋼材質。
2、如熱源為蒸汽、高溫熱水時,應采用間接式加熱方式,可適用于各種類型游泳池。一般宜采用快速型換熱器、板式換熱器。由于它們換熱效率高、體積小、維修簡便,故在工程中被廣泛采用。如采用蒸汽熱源,因熱源溫度與被加熱池水溫差較大,且流量差較大不易造型,為了便于控制出水溫度,宜采用半容積式或浮動盤管式換熱器。如熱源為高溫熱水,則宜采用板式換熱器。
1)板式換熱器的陰力較大,不能適應游泳池要求過流量大、溫差小這一特點。即加熱時會出現熱源介質側與被加熱池水側的流量相差較大,造成換熱器過流通道受力不均勻,出現一側受壓,一側受脹,這不僅易損壞換熱器,其陰力損失較大。造成水泵耗能加大。
2)板式換熱器宜采用池水分流量加熱方式,并應設置未被加熱的“冷水”與被加熱水的冷、熱水壓力平衡裝置,如采用增設加壓泵或設計時應盡量選用大通道和不對稱型陰力小的板式換熱器產品等措施。以按循環流量側的阻力損失不大于0.02MPa進行選型設計,一般按此計算選用1臺板式換熱器,再備用1臺,并在池水初次加熱時,2臺同時運行,以減小循環水泵的揚程,達到節能目的。
3、如為自備熱源時,應與游泳人員的沐浴用熱水一并考慮,可以設置燃煤、燃氣、燃油鍋爐等加熱設備。如上述條件不具備或不經濟時,可采用電鍋爐或電熱水器。
4、有條件的地區,應盡量采用太陽能及熱泵加熱裝置。它不僅是耐用性能源,而且也是潔凈的環保能源。在技術上也趨成熟,在游泳池池水加熱工程中已有所應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節能效果。當然,它的應用受環境條件影響較大,故在某些地區還應考慮設置輔助熱源才能適應游泳池全年性開放使用的要求。
5、加熱設備和熱媒管道應進行保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