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卡式罐結(jié)構(gòu)
編輯
卡式罐頂部密閉,頂蓋上裝有:3個緊箍、絕緣提環(huán)、可進行通氧/排氣的氣孔,隔膜連接件用于檢查純種酵母培養(yǎng)。標準卡式罐提供完整的連接管和可進行無菌通氧的單獨過濾器。卡式罐設(shè)計為可將其較容易地直接放入殺菌釜內(nèi) [1] 。
卡式罐優(yōu)點
編輯
便于通氧;給酵母轉(zhuǎn)移提供了安全的條件;較易清洗;運輸方便。
酵母擴培的卡式罐工藝階段
編輯
酵母擴培的主要任務(wù)是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培養(yǎng)足夠數(shù)量的強壯純種酵母,即在保證擴培過程中培養(yǎng)酵母健壯生長的同時,不允許其它微生物生長。在實驗室擴培階段,70%的染菌是卡氏罐階段,因為該階段不能象大生產(chǎn)一樣自動控制,相對其它實驗室擴培來講體積較大,控制較難。因此,如何減少卡氏罐階段的染菌機會就成了每個擴培人員必須思考的問題。。
以前的卡式罐工藝
1.三角瓶培養(yǎng)結(jié)束后將菌液從卡氏罐接種口倒人卡氏罐。為減少染菌機會,特別制作火圈,在接種時通過燃燒的火圈從接種口將菌液倒入。此方法存在三個弊端:①接種過程中,火圈易將與火接觸的酵母種燒死,使酵母死亡率增加;②接種過程中,接種口是打開的,因卡氏罐較高,不能用超菌臺的無菌風保護,加之火圈火力不可能很大,室內(nèi)的細菌很容易從接種口進人卡氏罐,從而增加染菌機率。③接種過程中,菌液易粘于接種口邊緣,而增加染菌機會。
2.卡氏罐前一階段擴培采用抽濾瓶(耐壓性必須好),培養(yǎng)過程中抽濾瓶口和側(cè)管用紗布包扎,卡氏罐接種時將抽濾瓶口部換成橡膠塞(膠塞中間帶有一支通至抽濾瓶底部的玻璃管,用生料帶與橡膠塞密封,事先包扎滅菌),從抽濾瓶側(cè)管通入壓縮空氣或氧氣將菌液通過玻璃管從卡氏罐取樣口處將酵母壓入卡氏罐。
3.方式2較方式l由于在接種過程中菌液不曝露于空氣中,故減少了染菌機會,且可以減少接種過程引起的酵母死亡,但此方法仍有局限性:①此裝置對管路的密封性要求較高,如果稍有滲漏,即可能引起接種失敗。②實驗室內(nèi)要有無菌氣源,如果氣源微生物不合格,反而會增加染菌機會。③卡氏罐接種前將所菌液管路滅好菌,在卡氏罐接種前將其換在抽濾瓶上,換的過程仍有一定的染菌機會。④需要兩人配合操作。
優(yōu)化后卡式罐工藝
將巴氏瓶側(cè)管處連接一條硅膠管,另一頭連接卡氏罐卡扣,卡氏罐空罐滅菌時即將硅膠管和卡扣連接好。卡氏罐接種時,只需將巴氏瓶側(cè)管的卡扣與卡氏罐取樣口相連接,將巴氏瓶舉至高于卡氏罐取樣口,略傾巴氏瓶至側(cè)管被種液浸沒,用手捏橡膠管,種液即接人卡氏罐 [2] 。
改進的卡氏罐接種方式的優(yōu)點:①因接種過程無需氣源,故不會因氣源微生物不合格而引起染菌。②操作過程簡單,只需1人即可完成接種操作。③整個接種過程沒有菌液直接與外界空氣的接觸機會,從而大大減少了接種過程的染菌機會。④接種過程不會引起酵母死亡率的增加。⑤無方式2的管路不嚴的接種失敗危險。實際操作證明,改進后的接種方式簡單、方便,能滿足酵母擴培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