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劑多屬于陰離子表面活性劑,以直鏈烷基苯磺酸鈉(LAS)為主。廢水中除了含有表面活性劑和其乳化攜帶的膠體污染物外,還含有助劑、漂白劑和油類物質等。廢水應該如何處理?下面由藍壹小編為你介紹:
處理方法:
1、混凝-生化法處理表面活性劑廢水
廢水經格柵攔截雜物后進入調節池,由潛水泵提升到混凝反應池,無機混凝劑PAC和有機絮凝劑CG-A由計量泵泵入提升管道與廢水進行有效地混合,混凝反應器采用平推流式,反應渠的截面積逐漸增大以實現漸減混凝。然后廢水進入沉淀池完成固液分離,清液在進入水解酸化池前視水質情況加堿調節到pH在8~9之間,經過水解酸化、接觸氧化、砂濾后出水。
生物接觸氧化池采用兩級接觸氧化工藝,安裝梅花型立體填料,2個好氧池可采用并聯和串聯兩種方式,視水質和出水標準要求實現切換。
2、泡沫分離法
泡沫分離法是指向廢水中通入空氣,生成氣泡,使廢水中的LAS吸附于氣泡表面上,升至水面富集形成泡沫層,除去泡沫層,將LAS從廢水中濃縮分離出來的過程。泡沫分離法在我國已工業化,運行良好。分離形成的泡沫可用消泡劑如硅酮、真空或機械消泡器去除,濃縮液回用或進一步處理。目前泡沫分離對COD的去除率不高,只有50%左右,因此需與其他方法連。
3、膜分離法
膜分離法指利用膜的高滲透選擇性來分離溶液中的溶劑和溶質??捎媚し蛛x中的超濾和納濾技術來處理LAS廢水。當廢水中的LAS主要以分子和離子形式存在時,用納濾技術處理效果更好。
4、吸附法
吸附法的吸附劑主要包括活性炭、吸附樹脂、硅藻土、高嶺土等。常溫下對表面活性劑廢水用活性炭法處理效果較好,活性炭對LAS的吸附容量可達到55.8mg/g,活性炭吸附符合Freundlich公式。但活性炭再生能耗大,且再生后吸附能力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因而限制了其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