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專題研討會】電子元器件失效分析及案例分享

電子元器件失效分析及案例分享
◆發現產品失效問題的“千里眼”
在電子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一顆微小的電子元器件,往往承載著智能設備的核心功能,但功能失效時可能成為整個系統崩潰的引導問題并造成損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對其進行失效分析,電子元器件失效分析便是我們發現問題的“千里眼”。
◆失效≠報廢,科學分析能夠找出問題降低損失
電子元器件失效:因內部或外部環境因素,導致其電學特性或物理、化學性能降低至不能滿足規定要求的狀態。
引起失效的原因多種多樣,主要有以下幾類:1.材料、設計、工藝;2.環境應力;3.時間等。為了減少因產品失效導致損失,建議在電子元器件失效時,對其進行專業的失效分析并找出失效原因,利于產品改進及優化。
◆規范的檢測流程與方法搭配先進的檢測儀器為產品質量保駕護航
常用的失效分析流程:第一步對產品進行信息和數據收集;第二步對產品進行試驗方案設計;第三步試驗實施;第四步結果分析和驗證;第五步進行結果總結和報告整理。
常用的分析方法:外觀檢查、功能檢測、X-RAY檢測、超聲波檢測、切片研磨、開封檢測、OBIRCH檢測、EMMI檢測、Delayer檢測、聚焦離子束FIB等。
常用的分析設備:3D顯微鏡、特性曲線儀、示波器、X-RAY檢測儀、超聲波掃描儀、電子掃描電鏡等。
◆線上互動,共解難題
2025年4月16日,優爾鴻信開展“電子元器件失效分析及案例分享”網絡專題研討會,邀請了劉建錦講師,在線詳細介紹電子元器件的失效分析及相關案例分享,并即時為您答疑解惑。
直播間更設有參與獎勵送不停,識別海報二維碼預約直播參與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