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醫院污水處理設備生產價格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防止意外發生,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的具體操作流程:
1、調試人員先要翻開進水閥門、出水閥門,啟動設備進水提升水泵,將調理池的污水保送到設備中。
2、初次運行及調試的設備,當水位到達設備1/2高度時中止水泵進水,翻開風機進水閥,開啟風機,緩緩翻開風機出風閥,向接觸氧化池內曝氣48小時后再啟動進水提升水泵將污水參加至設備3/4處,再向池內曝氣24小時。
3、用手觸摸填料能否有粘狀感,同時察看水體微生物生長狀況,直至填料上生長出一層橙黃色生物膜,方可連續向設備保送污水,水量應逐漸增加至設計水量。
4、定時察看水中微生物生長狀況,發現異常應及時控制進水水量加以調整。
5、要察看二沉池水流流態,出水堰集水需平均,普通每隔24小時需排泥一次,排泥時翻開排泥電磁閥,應用氣提方式將污水處理設備二沉池內的污泥提升至污泥池。
6、依據需求在消毒池內參加消毒劑,二沉池來水經過消毒劑加藥罐,藥劑局部溶解,到達消毒的目的。經處理過的水在清水箱內停留約0.5小時后,就到達了排放請求,能夠向外界進行水體排放。
7、設備調試完畢并正常運轉后,系統即可進入自動運轉。現場將水泵、風機的操作切換在自動運轉狀態,由于電氣操作控制柜是應用PLC自動控制程序,在設備出廠前就曾經加以了程序編制,運轉時不用另行設置。
8、用戶應不定期對出水水質依照環保排放請求停止檢測,以保證設備正常運轉。
1.問:厭氧消化產生的甲烷不知如何處置?如何利用?
答:可利用的途徑很多,如作燃料、發電等,但如利用的話安全方面的要求很高,投資費用也高,所以國內外一般都燃燒后排放,如AF、IC等厭氧處理裝置產生的甲烷都用火炬自動點火燃燒。還可用于沼氣鼓風機,這是很好的利用途徑,這類鼓風機可分別以電和沼氣作動力。
2.問:本工藝采用淹沒式生物膜。考慮到外加碳源要增加勞動量,也不經濟,降低溶解氧,氨氮效果去除也還好,出水硝酸鹽11mg/L,但是亞硝酸鹽很高。請教:在C/N較低的情況下能否提高脫氮效果?
答:可采用短程反硝化,因為短程反硝化是直接將亞硝酸氮反硝化為氮氣,可大大節省能耗,只是因為亞硝酸氮是不穩定的,很難積累,既然出水亞硝酸氮這樣高為何不試試呢?如果能實現,要外加碳源也是很合算的。
3.問:養豬廢水,進水:COD1500,氨氮500,TP60,堿度3000,硝氮與亞硝氮儀器檢不出,肯定值很低。出水:氨氮120,COD700,但是硝氮高達1200,亞硝氮250。SRT:1天請問這種情況正常嗎?這么高的硝氮那來的?如何解釋?
答:如果數據測定正確的話,只有一個解釋,即總氮大大高于氨氮的情況下,含氮有機物不斷氨化,氨氮不斷硝化,而此時處理系統都處于好氧條件下,硝酸氮不能反硝化而大量積累,此情況下如果處理時間增加,出水氨氮可下降,出水硝氮還會增加。
4.問:我調試一食品廢水,UASB產生顆粒污泥前,原水COD2000-3000,出水一直750左右。這段時間大約50天。這段時間跑少量絮泥。之后廢水濃度達到4000-5000,減少了處理水量,一直保持出水小于1000。之后開始加大處理量。跑泥更嚴重了,產泥量很大,三相分離器也不好。達到設計處理量一半時,公司要求我快速提高水量,因好氧較大。加快水量過程中,產氣量不斷減少,出水1100-1500。于十五天后接近設計流量,但與甲方合作不好,未能取樣驗收。之后甲方產量減少,但水質濃度變化大3000-5500,調小流量后,產氣量開始略增,但顆粒污泥隨水大量流出,非氣泡帶出為主,即使不進水,也會有較大量污泥飄起,始終不下沉。這種現象已有十余天了,請問是怎么回事?
答:可能是負荷太大,使酸性發酵過程延長,造成堿性發酵過程不*。對于進水負荷不穩定的處理裝置,污水好預酸化后再進UASB裝置,這樣才能提高pH,更好地保證處理效果。
5.問:我在做糖蜜酒精廢液的UASB厭氧生化處理實驗,目前進水濃度30000~50000mg/L,去除率55~60%,負荷20KG,其中遇到很多困難,主要是硫酸根影響,接種污泥(非顆粒泥)流失嚴重,可生化性差。我想原因主要是酸化階段不好而造成的,不知是否是這樣?
答:提二個意見供參考:(1)酸化時間不宜長,以免pH過低影響后續生化處理;(2)培養顆粒污泥時,可在接種污泥中加適量活性炭或PAM,這樣有利于顆粒污泥形成。因不了解具體情況僅供參考
6.問:反硝化聚磷菌(DPB)同步除磷脫氮工藝運行管理中要注意哪些事項?
答:運行管理要求很多的,如厭氧池不能有氧,但如何控制呢?好氧區氧不足會影響硝化和聚磷,氧太高會使厭氧區產生微氧環境,影響釋磷,有時好氧區溶氧不高,厭氧區也可能有微氧,這與好氧區的溶氧高低外,還與污沉淀池的停留時間、缺氧程度等因素有關。此外,還要做到按工藝要求及時排泥,磷的終去除出路是通過剩余污泥排放的,如不及時排放,會在系統內周而復始地進行聚磷和釋磷的循環。
7.問:我這邊有一企業準備將處理過的污水進行回用,處理工藝是:調節池-厭氧池-好氧池-一沉池-氣浮池-排污口,其中在一沉池中加入*和石灰,氣浮池中加入氯化鋁和聚丙烯酰胺,出水水質的鐵離子很高,不知道有沒有什么好的辦法能夠將其含量降低,成本當然也不能太高?
答:不要用氣浮,可將好氧處理后的水加石灰,調整至pH為8左右,再加PAM,并控制好攪拌等絮凝條件,這樣可提高鐵離子的去除率,可試試看。
8.問:BOD與COD的關系中是否COD大于BOD,COD-BOD約等于不可生化有機物
答:這樣說不確切,因為COD=COD(B)+COD(NB),前者是可生化性部分,后者是不可生化部分。而微生物在20度情況下完成碳化過程約需20天(也即BOD20與CODB接近)。
9.問:某縣城,約20萬人口,預建一城市污水處理廠,規模2萬噸/日,由于資金有限,建設費用想控制在1500萬左右,選用哪種工藝比較合適?
答:建議用納米硅藻精土法處理,本法特別適用城市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可做保溫材料,投資少、運行成本僅傳統法的一半。納米硅藻精土與一般硅藻土的區別在于通過特殊處理有很強的電中和作用,比表面積也大大提高。
10.問:本污水處理場是制漿造紙廢水處理,使用的是*混合法,近污泥出現了SV下降到5-6的現象,污泥中只有鐘蟲、輪蟲,處理效果一般。近一段時間F/M在0.3左右,溫度較高,曝氣池的溫度在37-39度,請問是不是污泥中毒?還是其他原因?
答:F/M不算太低,從生物相看不象中毒,因為鐘蟲對有毒物質是很敏感的??赡苁撬疁馗叩脑?,一般來說,水溫超過38度對好氧微生物的活動會有些影響。
11.問:我現在正調試SBR,處理屠宰場廢水,這幾天沉淀后上清液中總是有細小的泥粒懸浮,不能沉淀,導致出水COD、SS不能達標,水溫在35-37度左右,是不是溫度太高導致的?應該怎么辦?
答:污泥已有老化跡象,這樣的溫度對微生物活動有些影響,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是曝氣時間過長,要減少曝氣時間(如間斷曝氣),還需排泥。減少曝氣時間就是減少反應階段的時間,由于一個運行周期時間是固定的,閑置階段時間可相應增加,進水階段如采用不限止曝氣,則改為限止曝氣。
12.問:含丙烯腈的廢水,加PAC和PAM,再經生化,氨氮含量高217mg/L。分析可能是丙烯腈轉化為丙烯酸再轉化成氨氮,可能酰胺也增加氨氮,沒有理論和實驗數據基礎,是否能解釋?
答:這種情況很正常的,是氨化的原因,這類廢水需要很長的處理時間,出水氨氮這樣高說明丙烯腈的氨化過程尚未完成,要使氨氮達標,還需增加生化反應時間。
北流醫院污水處理設備生產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