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盛鑫華業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主營產品: 等離子油煙凈化器,uv光解除臭設備,紫外線消毒器 |
公司信息
參考價 | 面議 |
- 型號
- 品牌
- 廠商性質 生產商
- 所在地
主要比選中心城區生活垃圾中轉站壓縮工藝,論述了城市大型生活垃圾中轉站運營中臭氣的控制措施和治理工程設計方案,降低中轉站運營期間的污染因子影響,對中轉站的建設決策和設計提供參考。
大城市的中心城區人口密集、交通繁忙,對于大型垃圾中轉站的建設、中轉模式和環保措施需進行深入的研究,完善提高管理措施,保障周邊居民的居住環境不受污染,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
1 污染因子分析和處理工藝
1.1 臭氣和灰塵的產生及控制措施
臭氣和灰塵的產生分為流動源和固定源。流動源:在垃圾收集車大量集中進出站時由于車輛的密封性差或外表不潔而散發的臭氣和灰塵。
流動源產生的臭氣和灰塵的控制措施有:
(1)依靠站內外交通的組織和管理,盡量縮短收集車的行使路徑;
(2)車輛經常定期清洗,保證外表的清潔;
(3)要定期檢查和更換密封件,保證車輛密封,使臭氣盡量少外泄;
(4)杜絕跑、冒、滴、漏。
固定源:在垃圾收集車進行卸料作業時由于壓縮裝箱時垃圾的暴露而散發的臭氣和灰塵。主要的控制措施有:
(1)降低垃圾外暴露面積,降低暴露時間;
(2)中轉站作業車間設計為封閉式,進出口設置風簾,整個作業在微負壓環境中進行,防止臭氣外逸;
(3)在垃圾收集車卸料時,卸料機構和垃圾收集車應形成封閉結構,抑制灰塵的飛揚;
(4)在容器上方設置一組消毒防塵噴霧系統,在收集車卸料時,噴灑一定量的霧狀液體,控制灰塵的飛揚,并與監控系統聯動工作;
(5)中轉站設臭氣和灰塵凈化處理系統。卸料大廳的臭氣和灰塵由設置的吸風罩抽吸,經處理達到排放標準后排放。
1.2 臭氣和灰塵的處理工藝
中轉站產生的臭氣是屬于低濃度、大風量的氣體。臭氣和灰塵的處理設備必須成熟可靠,且運行費用低、維修方便。目前國內成熟的處理設備不多,大多是國外的技術。下面介紹幾種比較成熟的處理工藝。
1.2.1洗滌除塵+生物過濾池
卸料大廳的臭氣和灰塵由設置的吸風罩吸走,通過管道與洗滌除塵器及分離器聯接,去除塵土后,經管道輸送至后續的生物過濾池進行除臭。空氣流從生物過濾池的底部通向頂部,并從建筑物的頂端排入大氣,其工藝如下圖所示。
圖1洗滌除塵+生物過濾池
此工藝的優點是技術成熟,運行可靠,投資較省。缺點是洗滌除塵器能耗較大,噪音較大,生物過濾池面積過大,生物過濾凈化是一種敏感的過程,只有經過微生物的繁殖的適應階段后,濾池才能達到運行狀態。
1.2.2 噴淋+吸附 (再生)
針對中心城區的土地昂貴,噴淋+吸附(再生)方法是一種較好的方法。現場的噴霧裝置控制了垃圾粉塵的飛揚,廢氣被吸風罩收集,通過吸風管道至噴淋塔,經噴淋塔去除粉塵和部分有機類異味,進入 DLMP除味系統,脫除有機類異味和微量無機類異味/ 經除味后的凈化氣體通過煙囪排放到室外。當活性炭纖維吸附能力達到80%時,停止進異味氣體,采用技術制造的PCAT再生設備將活性炭纖維吸附的異味分子去除,并分解催化為CO2和H2O之后排向大氣,不會造成二次污染。技術制造的PCAT再生設備,使用中頻、高壓的電場,采用分子共振的原理,在常溫下將異味的有機碳氫化合物分子電離,變成H+和C4+等離子體。系統構成如下圖所示。
圖2 噴淋+吸附
1.2.3 加濕+生物過濾器
這是一種由韓國LG環境安全研究院研發,上海韓華環保設備技術工程有限公司制作代理的設備。它與文丘里洗滌除塵+生物過濾池沒什么區別,只是改進了原來粗放的方式,用精細的設備代替了生物過濾池,采用*的微生物膜代替了堆肥、泥煤、樹皮、植物或碎木的混合物作為菌床,采用可控的環境使其運行更為可靠,克服了前述方法體積過大的缺點。設置了加濕裝置,氣體經加濕并除去灰塵后進入生物過濾器,通過附著在過濾介質的表面,經微生物將廢氣中的有害成分分解為CO2、H2O和無害的堿。該方法對去除氨和硫系列的惡臭成分有較好的效果。工藝如下圖所示。
圖3 加濕+生物過濾器
吸附和生物過濾都是比較成熟的技術,對低濃度、大風量氣體的處理效果比較明顯,但生物過濾的投資和運行費用相對要低一些,而吸附則更可靠一些。
1.3 臭氣和灰塵的監測
中轉站應設置空氣檢測裝置,通過設置的排氣采樣口進行監測,亦可委托環保部門定期監測。監測方法有常規化學法和在線實時監測法。一般在臭氣收集總管和排放管處分別設置檢測點。常規化學法(相關國家標準)檢測是傳統方法,取樣較困難,因此檢測頻率不能太高。在線實時監測能客觀反映污染物處理和排放狀況,取樣均為自動,頻率可自由調整,可將檢測數據及時傳送到相關的管理部門或監測網絡,進行實時跟蹤,是較*的方法,但設備昂貴。建議采用在線實時監測法。
2 中轉站建設的臭氣治理工程方案
以某中心城區中轉站建設為例,介紹臭氣治理工程設計方案。
2.1基本情況
中轉站轉運規模為2500t/d;作業兩班制,工作時間16h;高峰期按3h進站垃圾量30%考慮;進料方式應與8h及以下車輛配套。
該中轉站位于某城市碼頭腹地中靠近西側區域,占地面積10385m2。工程只布置中轉站生產使用設施:主體車間在中轉站東部,與碼頭岸線平行布置;坡道靠近車間西側;污水處理設施在車間與坡道之間;通風除臭設施靠近車間北側;北面一條10m寬的道路,便于碼頭物流作業。
主要工程內容包括主體車間、坡道、通風除臭間、計量間和污水處理設施,見表1 。
2.2 臭氣源
中轉站主要臭氣源是收集車卸料大廳、壓縮裝箱作業區、轉運車作業區。
2.3 排放標準
轉運設施產生的臭氣,經處理后執行GB14554-93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中規定的標準限值,見表2。
2.4 治理措施
2.4.1 儲料區
儲料區主要污染源為收集車卸料過程中產生的揚塵;垃圾暴露空間產生的臭氣。控制措施:
(1)泊位上方設置氣體收集系統,臭氣和灰塵收集后進入末端除塵脫臭系統;
(2)垃圾卸料時,啟動噴霧系統,降低揚塵;
(3)設置天然植物液噴淋系統,降解臭氣。
主要技術數據:
(1)氣體收集系統換氣次數達到20次/h ;
(2)用成熟的布袋除塵工藝,除塵時間數分鐘,脈沖放氣時間為0.05~0.1s,清灰時間為1min;
(3)除臭用光催化氧化工藝;(4)布置兩排植物液噴頭,每個泊位設置4只,共16只。
除塵效率大于98%,除臭效率80%~90%。
2.4.2 收集車卸料大廳
主要污染源收集車產生的少量臭氣和汽車尾氣。
控制措施:
(1)出入口設置風簾;
(2)設置機械送風系統,室內形成負壓;
(3)布置植物液噴淋系統: 降解臭氣。
主要技術數據:
(1)排風量48000m3/h;換氣次數為6次/h,緊急情況下增加到12次/h;
(2)布置兩排植物液噴頭,分別位于卸料泊位上方10m和20m處及出入口處,共20只。
效果:(1)風簾可隔斷室內外直接對流,減少對外界的影響;
(2)通風系統保證室內清新空氣,并使室內形成負壓,控制臭氣擴散;
(3)植物液噴淋系統可就地降低臭氣濃度,改善作業環境。
2.4.3 氣放口
主要污染源:處理后的尾氣。
控制措施:增加天然植物液噴淋噴頭。
主要技術數據:增設4只噴頭。
效果:進一步降解臭氣,確保排放達標。
2.4.4 設置H2S和NH3在線監測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