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實驗室污水的排放與初步凈化
閱讀:72 發布時間:2022-12-13實驗室污水主要來自實驗過程中的理化處理、儀器設備、衛生器具等經使用后排出的污水,即生產試驗污水,同時還包括生活污水和屋面雨水等。

1.實驗室污水的排放
實驗室污水按污水性質、成分及污染的程度可設置不同的排水系統。被化學雜質污染,對人體有害有毒物質的污水應設置獨立的排水管道,這些污水經局部處理或回收利用才能排入室外排水管網。
實驗室內由于化驗盆、洗滌盆等衛生器具和其他用水設備數量較多且分散,所以相應的室內排水支管、干管也較多。因此,室內管道布置時,要求管道能相對集中,排列整齊,使施工安裝和操作維修方便;管道轉彎要少,以減少管內阻塞的可能性;主干管要盡量靠近設備排水量zui大、雜質較多的排水點設置;雜質在管道內流動要有良好的水力條件等。
管道敷設一般是盡可能沿墻、柱、墻角、柱角、天棚、走廊等設置;管道應盡量避免穿越放置有精mi儀器、儀表、電氣設備等的房間或衛生要求較高的房間。
排水立管在室內走廊設有管溝時,通常立管可設置在房間靠內墻走廊一側。當室內走廊無管溝時,立管也可設置在房間靠外墻一側。排水管的敷設位置應視室內具體情況和室外排水管網全mian考慮而定。室內排水管道,由于管徑較大,一般為明裝,這樣便于施工安裝。
在實驗室、純水室等場所應設置地漏,以便水管破裂,水龍頭跑水時能夠及時排水,防止實驗室浸泡,危及儀器設備an全。
實驗室的排水管材一般為鑄鐵管。室內酸性排水管道地上部分采用硬聚氯乙烯塑料管,埋地部分使用耐酸陶瓷管較好。
2.實驗室廢水的排放
實驗室的廢水是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各種器皿、儀表、工具、衣服的洗滌及設備的冷卻等而產生的。這些廢水應按其性質、成分等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有的廢水可以回收利用其中有用的物質,有的可以直接排至外部排水管網,有的則須采用適當的方法予以處理,然后再排至外部管網。例如:一般設備冷卻水經使用后僅水溫有所升高,這類廢水不經處理就可排入水體或外部排水管網,有的經簡單處理還可重復使用。有的廢水含有有害有毒物質或放射性物質,則須經適當處理或回收利用其中有用物質后,使之符合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才可排入水體或外部排水管網。
實驗室廢水的成分比較復雜,它受多種因素影響,如實驗過程所用原料、化學藥劑、用水水質、水量、放射性同位素種類及使用后的化學組成等。一般廢水可分為三類:含有機物質的廢水、含無機物質的廢水、含有機物質和無機物質的廢水。
廢水排入地面水體或城市排水系統時,須符合國家標準GB8978——1988《污水綜合排入標準》中的規定和其他有關排放要求。
(1)廢水的處理方法。廢水處理一般有物理法、化學法、生物法等。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以分離廢水中的懸浮物。化學法主要利用化學反應的作用來處理廢水中的溶解物質或膠體物質。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去除廢水中的膠體和溶解的有機物質。上述三種基本處理方法各有其特點和適用條件,實驗室排出的廢水所含的成分和性質比較復雜,有的甚至毒性較大,故處理方法各不相同。對于某種廢水采用何種方法處理,是單一方法處理還是聯合幾種方法處理,應視廢水水量、成分、排放要求及回收利用可能性等經分析比較后確定。在廢水排入地面水體時,要按排放要求來確定處理的程度,同時應結合水體的自凈能力。通常根據有害物質和溶解氧的指標來確定水體的容許負荷,即排入水體的容許濃度。
(2)酸堿廢水處理。實驗室會排出一些酸性或堿性廢水,由于實驗室的性質和類型不同,所排出的酸性廢水種類、濃度等都不相同。因此,酸性廢水在需要處理時應和其他非酸性廢水分流排出。酸性或堿性廢水在可能和合理的情況下要盡量回收利用。
1)酸性廢水處理方法:利用堿性廢水進行中和,使混合的廢水pH值接近中性;在酸性廢水中投加中和劑;酸性廢水通過堿性廢水濾層過濾中和;離子交換法;電解法。
在廢水處理系統中,一般采用前三種處理方法。上述各種方法,按具體條件可單獨使用,也可結合使用。在選擇處理方法時,還須按照廢水中所含酸的種類、性質、濃度、水量及其變動情況;當地中和劑的供應情況(一般指石灰、石灰石等);廢水排入地面水體的條件和排入城市管網的要求等綜合考慮確定。
2)堿性廢水處理方法:利用酸性廢水進行中和,混合后的廢水pH值近中性;在堿性廢水中投加中和劑(常用中和劑為硫酸);向堿性廢水中鼓入煙道廢氣(酸性氣體CO2及SO2);利用水體中二氧化碳中和堿性廢水;向堿性廢水中投入壓縮二氧化碳。一般常用前三種處理法。
3)酸堿廢水處理的藥劑:廢水處理常用的藥劑及其參考濃度,在實際工作中藥劑的濃度還要經過實驗來選擇。
(3)處理酸堿廢水的流程。廢水的pH值為2.5~12,處理方法一般都采用化學法。投藥為自動控制,廢水成分用儀表檢測。自動清除污泥及機械脫水,廢水處理設備均為標準化、系列化產品。處理效果較穩定,操作簡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