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由江蘇省新材料產業協會、江蘇省功能材料產業集群促進組織、江蘇省高分子及其復合材料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化高性能纖維材料有限公司承辦的“江蘇省高性能纖維院士專家論壇”在儀征舉辦。
全國近40家高性能材料相關重點企業、園區和科研院所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參加了此次論壇。圍繞解決高性能纖維材料重點發展領域和“卡脖子”技術,加快高性能材料國產化進程以及促進行業綠色低碳發展,與會院士與專家展開深入探討。
高從堦院士發表《芳綸纖維膜助推我國膜產業綠色制造和應用》的大會演講,從產業資源講起,對芳綸產業的關鍵中間體、芳綸纖維下游及終端應用優勢,特別針對高性能材料行業促進下游綠色低碳的發展進行了集中剖析。“時代在發展、科學在進步,膜過程應用的不斷拓寬對制膜材料提出了新要求”,“廢膜作為固廢危廢處理和資源化回收已成為困擾行業發展的新問題,高性能且可回收膜材料的創新,必將整個膜行業的發展” 。
早在2018年中國膜產業發展峰會中,高院士已提出“中國膜產業跨越式發展,高性能及綠色制造是發展的必由之路,需要行業創新力和新材料產業的強力支撐”。此次論壇高院士再次重申,并結合近幾年高性能材料及膜制造技術的發展,充分肯定了“芳綸纖維膜具備高強度、強親水、耐強酸堿、耐溶劑的性能,實現規模化應用及全生命周期管理后,在綠色制造及可回收膜領域必將發揮的作用。”
此外,院士朱美芳回顧了我國高性能纖維的發展歷程,并對芳綸產業下游應用及發展進行展望。同時強調芳綸除了應用于高精尖的工、航天輕量化材料等領域外,在分離膜領域的應用是未來研發拓展的重要方向,芳綸纖維膜的高性能優勢在膜分離領域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浙江省膜分離與水處理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浙江工業大學膜水研究院副院長薛立新教授做了《芳綸增強PTFE/PPTA中空纖維膜的綠色制造和綠色應用》報告,闡述了中空纖維復合膜產業的發展背景與趨勢,并著重分析了PTFE/PPTA中空纖維膜的高性能、綠色制造、可回收特性、應用現狀及發展前景。芳綸膜膜絲強度可達1000N、耐PH0-14的強酸堿,耐溶劑、純水通量為傳統膜的5倍、壽命可達其他膜的2-4倍,可回收技術的成功突破和產業化,使廢膜的固廢排放量減少80%。
本次論壇的承辦方中化高纖作為高性能纖維材料行業的,董事長宋數賓先生在論壇上進行經驗分享,并強調膜應用領域將作為中化高纖重點下游產品線研發和市場拓展方向。芳綸膜產品已在中國中化旗下揚農集團、 魯西化工、昊華駿化、中化高纖以及萬華化學、中石化、中金石化、天脊煤化工、新和成制藥等相關化工企業的污水處理、中水回用、鍋爐化水和溶劑回收領域廣泛應用,性能趕超國際進口的傳統膜產品,多年的應用與示范使行業度顯著提升。
“2019年以來與凈源科技共同研發及合作,在解決超濾膜綠色回收難題上已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投資1.8億元《年產2500噸綠色再生對位芳綸制備漿粕及短纖維生產項目》的廢膜綠色循環生產線已在建設,預計在2023年投產。從而使中國高性能膜的制造、使用、回收產業鏈形成閉環,實現芳綸膜產品的綠色制造、綠色應用及綠色循環。” 宋數賓董事長介紹說,“這正是中國中化、中化國際 ‘商業實踐與社會價值共勉,追求可持續發展,注重環境保護,致力于建設資源集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的企業愿景、發展戰略和社會責任。”
參加論壇的凈源科技執行董事陳昊表示,“凈源科技深耕PTFE/PPTA中空纖維超濾膜領域十余年,目前已實現產業化,在各行各業擁有上千個大型應用案例,產品性能及系統運行效果得到了客戶的廣泛認可,膜技術的創新和高性能材料產業的支撐,將改變傳統中空纖維超濾膜斷絲、破皮、不耐強酸強堿,不耐溶劑、抗沖擊能力差、通量低、壽命短的現狀。凈源科技將繼續為中國膜產業高性能膜領域的高質量發展作出努力”。
論壇最后,與會專家及代表參觀中化高纖的科研展示中心。中化高纖曹煜彤博士、凈源科技執行董事陳昊會同浙工大膜分離與水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薛立新教授參觀了芳綸膜綠色再生制備生產線。
高性能PTFE/PPTA中空纖維膜作為使用壽命更長、性能更優異、可回收利用的高性能材料,必將促進整個膜行業的優勝劣汰和產業升級,推動高性能纖維產業綠色低碳發展,有效節約各類資源,助力國家“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