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中產生的殘餌、殘骸、魚蝦體排泄物等使得水產養殖產生自身污染,尤其是隨著養殖方式向集約化發展,養殖密度和投餌量大大增加,殘餌量和魚體排泄物也相應增加,養殖污染更趨嚴重。在海水魚養殖中,其代謝產物為投餌量的20%-35%,殘餌為投餌量的10-40%,被直接排入水體中,從而使水中溶解氧減少,氨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增加,水中積累大量的病毒、細菌等微生物,引起水體自凈能力降低,導致水體富營養化或水質惡化。據報道,國內主要養殖區約有50%的池塘受到較嚴重的污染,30%的池塘受到中度污染,有20%的池塘受到輕度污染。同時,未經處理的養殖水的大量排放,污染了近岸水域。受到污染的近岸水又被抽進或納入魚池,造成了二次自身污染,再次危及養殖業。城鎮綜合污水處理設備
因此,養殖水體的富營養化、環境惡化、病害蔓延等已經成為制約今后水產養殖業持續健康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突出問題。對受污染的養殖水體進行修復,已成為社會經濟發展及生態環境建設的迫切需要。
目前,國內外對于城鎮綜合污水處理設備主要有還田模式、自然處理模式和達標排放處理(工業化處理)模式。以上模式均以污染物去除為主要目標,采用單一的處理手段或簡單組合,對抗生素和重金屬污染問題沒有妥善的解決方案,對廢水中的氮、磷等營養物質沒有有效的回收利用手段,尚沒有形成經濟、高效、多功能的綜合處理技術。養殖污水污染負荷高,若單純以處理為目的,則建設投資和運行費用高,企業負擔重。因此,有必要研發投資省、費用低、處理效率和資源化程度高的集約化養殖污水的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