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萬噸鋁灰鋁渣項目環評的數據,要達到排放煙氣中的NOx≤100mg/m3,脫硝效率需達到20.6%,脫硝效率要求較低,煙氣脫硝采用SNCR法,采用10%的尿素溶液為還原劑,SNCR脫硝噴頭噴入點為窯爐爐膛中,溫度為900~950℃的位置,板式噴頭,噴霧方向與煙氣方向逆流。
除塵系統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為原料處理及裝卸料輸送部分,此處主要污染物為顆粒物,溫度為常溫,工藝都是粉塵經集氣罩收集后,通過袋式除塵器過濾后排入大氣,特點是粉塵含量都不高,處理難度不大;另一部分為回轉窯窯尾煙氣,溫度100℃左右,顆粒物濃度較高,后續還要進行脫硫處理,這部分顆粒物的處理措施為:重力沉降+多管旋風除塵器+脈沖袋式除塵器+脫硫塔頂部濕式管束除塵器,保證排放的煙氣中的粉塵含量低于10mg/Nm3。
根據環評的數據,窯爐尾氣中SO2含量為144.7mg/m3,脫硫后煙氣中的含量為50mg/m3,脫硫效率需達到65.4%以上。因此脫硫采用單堿法濕法脫硫工藝,采用5%的NaOH溶液作為脫硫劑,該工藝操作簡單,工藝流程明朗,脫硫效率高。脫硫液中的鹽富集到一定濃度后,進行部分排放置換,該排放液中沒有污染物,不存在二次污染。脫硫塔體采用玻璃鋼材質,塔進口溫度需低于80℃,因此要嚴格控制窯爐出口煙氣溫度,脫硫塔進口部位設計急冷冷卻裝置,防止超溫;塔內與噴淋接觸部分均進行耐磨處理,噴淋層采用玻璃鋼管道,配316L螺旋噴頭。
該項目中由于鋁灰在潮濕的空氣中容易產生氨氣,因此儲存倉庫需要進行通風置換,避免因氨氣逸散造成中毒。氨氣的產生量為0.285kg/h,根據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內魂晶污染控制規范》的規定,二類民用建筑室內氨氣濃度應低于0.2%,由此可計算出常溫下混合氣體體積為205m³/h,按照工業廠房通風標準,換氣次數為12次/h,通風體積應為2460m³/h,本次設計按照30次/h進行,設計通風量為6150m³/h。車間換氣由集氣罩和引風機完成,抽出來的空氣經兩級水洗脫氨后排入大氣。一級吸收塔吸收的含氨廢水經富集到一定濃度后,用于溶解尿素溶液,作為脫硝的還原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