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處理5立方米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處理池埋于地下,處理池內由左側至右側分隔有油水初分池、 油初分池、儲油池和污水儲池,油水初分池底部與污水儲池相連通, 油水初分池與污水儲池連接通道上設置有過濾器,油水初分池和污水 儲池底上有沉降槽,污水儲池側上通過管道與污水泵相連通,油水初 分池上端與油初分池相連通,油水初分池內液面在油初分池上端,油 初分池上端與儲油池相連通,油初分池內液面在儲油池上端,
日處理5立方米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一、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概述
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包括地坑和主體,地坑的內部設置有主體,主體的內部一側固定安裝有消毒池,消毒池的一側固定設置有污泥池,污泥池的一側固定安裝有沉淀池,沉淀池的一側固定安裝有好氧池,好氧池的一側固定安裝有厭氧池,厭氧池的頂端一側固定連接有調節管,厭氧池的一側固定安裝有調節池,調節池的內部固定安裝有若干調節裝置,且調節管與調節裝置固定連接。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通過將消毒池、污泥池、沉淀池、好氧池和厭氧池均固定安裝在主體內,并使用傳輸管將其連接,從而方便對生活污水進行一體處理,同時通過設置調節裝置可調節污水的排入量,防止污水量過大而致使設備無法處理,從而提高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性。

二、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工藝的選擇
根據洗滌廢水的特性,我們常采用的工藝流程為:化學混凝法、生物接觸氧化法、物化與生化工藝相結合的方法等
通過試驗得出,添加絮凝劑可有效除去SS和LAS,COD去除率達到60%~70%,LAS去除率達到80%~90%,色度去除率達到80%~95%。此外,該工藝具有一定的抗沖擊負荷的能力。
通過絮凝沉降處理后的上層清液再經機械過濾,二氧化氯氧化殺菌處理,pH調劑。
破乳和混凝氣浮過程,COD去除率達大于55%以上,曝氣生物濾池COD去除率達到78.8%,最后通過生化處理,出水水質達到排放標準。
日處理5立方米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三、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系統調試運行
1 污泥接種
為了縮短系統的調試啟動周期,生化系統運行前需接種活性污泥。接種污泥取自某城鎮污水處理廠剩余污泥(含水量80%)。該污水處理廠的主要處理對象為生活污水,運行穩定,出水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投加污泥后,生化系統內MLSS濃度為3000~3500mg/L。
2 生化系統調試
水解酸化池進水量首先按設計水量的40%運行。運行初期,污泥結構松散,出水渾濁,出水CODCr濃度時常高于進水。連續運行15d后,污泥呈現黑色塊狀,出水逐漸清澈,五CODCr去除率穩定在10%左右。隨后逐步提高進水量,直至滿負荷運行,CODCr去除率逐漸提高至30%,并趨于穩定。這些表明水解酸化池啟動成功。
四、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步驟:
1)將收集到的污水在高位調蓄池進行水量調蓄和預沉淀;
2)將步驟1)處理后的污水通過重力自流進入厭氧反應區,厭氧反應區設置有厭氧生物填料供厭氧微生物附著生長;
3)將步驟2)處理后的污水靠水壓向上流入好氧反應區,好氧反應區設置有生物轉盤,經過厭氧處理后進入好氧反應區的污水與生物膜接觸反應,實現更高效率的污染物去除作用;
4)經步驟3)的生化處理后,將污水引入高效沉淀區,高效沉淀區的入口設有混凝劑投加口,通過投加混凝劑進行混合反應,混合液經泥水分離處理后,上清液達標排放,剩余污泥抽出。
五、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性能
能耗低:首先通過高位調蓄池的儲能,系統可實現超低動力運行;其次系統無需曝氣,不需回流污泥,使系統運行能耗降至zui低,噸水耗電量zui低可低至0.1kWh。
處理模式可靈活選擇控制:根據進水的情況視需求選擇超低動力常規運行模式,或者選擇高效脫碳除磷的運行模式,在好氧反應區與厭氧反應區之間設有有循環回路通道,通過內循環系統達到強化脫氮除磷效率的目的。
耐沖擊負荷能力強:首先在高位調蓄池具有調蓄功能,若進水水質存在波動的情況,可控制調節處理水量;其次在厭氧處理區配有輕質填料,結合與好氧區形成的內循環系統,對進水水質、水量的變化有ji強的適應性以及運行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