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國華
當前位置:濰坊魯盛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AO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A20污水處理設備>> A20污水處理一體化系統
處理量 | 不限m3/h | 加工定制 | 是 |
---|---|---|---|
A20污水處理設備 | 不限 |
A20污水處理一體化系統
我公司A20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結構集成度高,占地面積少,凈化效果好;凈化過程由控制單元控制,自動化程度高。
AO工藝:也叫厭氧好氧工藝,在厭氧段,厭氧菌將生活污水中淀粉、碳水化合物可溶性有機物水解酸化,大分子有機物降解成小分子有機物,提高后續好氧處理能力。AO工藝具有流程簡單、投資較少、總氮去除在70%以上的特點。但是由于沒有獨立污泥回流系統,不能培養具有*功能的污泥,對于污水中存在難降解的處理效率較低。還有就是脫氮效率難在提高,難達到90%。我們建議AO工藝使用在對處理水質要求不高的生活污水處理場所。
AO工藝在去除有機污染物的同時,能夠實現脫氮除磷效果,其在上可以說是簡單的同步脫氮除磷工藝,總水力停留時間少于其他同類工藝,且反應流程上厭氧、缺氧、好氧交替運行,不易發生污泥,生物除磷運行中無需投藥,運行費用低,且污泥中含磷濃度高,具有較高的肥效,是實現污水回用和資源化的有效途徑。
但是的AO工藝難以同時的脫氮除磷效果,當除氮效果好時,除磷效果較差,反之亦然。所以為了克服AO工藝自身存在的不足,近年來出現了改良型的AO工藝工藝,例如改進型AO工藝、倒置型AO工藝、UCT工藝等。它是活性污泥工藝、生物硝化及硝化工藝及生物除磷工藝的結合。
在厭氧段,回流污泥中的聚磷菌釋放磷,并吸收低級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機物,同時部分有機物進行氨化;在缺氧段,反硝化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作為碳源,AO工藝也即厭氧-缺氧-好氧工藝,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污水處理工藝,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工藝。
A20污水處理一體化系統技術優點
(1)沉降速度快,表面負荷高,有效減少占地面積;
(2)有效增加污泥濃度,可達8~12mg/L;
(3)磁粉回收使用,流失量小;
(4)有效解決了污泥絲狀菌膨脹的問題;
(5)及其適合現有污水處理廠提標提量改造;
工作步驟:
S1、往水解酸化倉內注入污水,污水被厭氧菌及兼氧菌凈化處理;
S2、經過處理后的污水從第一自流孔進入接觸氧化倉,往接觸氧化倉內曝氣,污水被好氧菌凈化處理;
S3、經過處理后的污水從第二自流孔進入MBR倉,往MBR倉內曝氣,污水被MBR膜過濾凈化;
S4、使第1管與產水管連通,啟動抽水泵,污水被抽進儲水倉內,啟動回流泵,MBR倉底部的泥水回流到水解酸化倉,完成污水凈化過程。
主要處理單元。
(1)調節池1座,尺寸為25mx2mx3m,有效水深2.5m;HRT(水力停留時間)=4.0h,為半地下式鋼砼結構。調節池內設置液位浮球1套,用于控制調節池液位;設置離心泵2臺及配套變頻控制,1用1備,單臺Q=262m3/h,H=38m,P=45kW,用于污水提升;設置穿孔曝氣裝置1套,防止調節池底部積泥;設置冷卻塔1套,Q=250t/h,污水型,用于調節污水溫度;設置電磁流量計1套,管徑DN200,用于計量和監控污水處理流量。
(2)混凝氣浮池(淺層氣浮)1座,尺寸為10mx0.65m,有效水深0.5m,HRT=12.5min,表面負荷2.4m3/m2˙h),地上式鋼制結構。混凝過程中添加的混凝劑為PAC和PAM,其中PAC的投加量控制在800~1200mg/L,高分子的投加量控制在10~20mg/L;設置加藥系統2套,用隔膜計量泵投加,2用2備,單臺Q=500L/h,P=0.55kW。
(3)水解酸化2座,尺寸為6mx18.5mx7m,有效水深6.5m,HRT=7.7h,為半地上式鋼砼結構。設置潛水攪拌機4臺,型號為QJB4/12-620/3-480/S;設置組合填料,有效容積1110m3,有效高度5m。
(4)好氧池5座,尺寸為6mx18.5mx7m,有效水深6.5m,HRT=19.2h,為半地上式鋼砼結構。設置可提升微孔曝氣器310套,單套曝氣量Q=4m3/h;設置羅茨風機2臺,1用1備,單臺Q=20.63m3/min,P=68.6kPa,P=45kW。
(5)二沉池1座,尺寸為18.6mx5m,有效水深4.5m,表面負荷0.7m3/(m2˙h),為半地上式鋼砼結構。設置周邊傳動式刮泥撇渣機1臺,P=2.2kW;設置污泥回流泵2臺,1用1備,單臺Q=125m3/h,H=11m,P=11kW。
(6)污泥處理系統包括2座污泥池,尺寸為3.9mx3.9mx3.5m,有效水深3m,半地上式鋼砼結構。設置柱塞泵2臺,單臺Q=40m3/h,P=30kW;設置隔膜式板框壓濾機一套,壓濾面積400m2。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