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噸/天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
50噸/天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處理效果好,占地少;混合性能好、傳質速率快、生物量大、有機負荷高;可控制生物膜厚度的過度增長,可使循環式流化床中生物膜保持較高的活性;載體流失量小,流化性能好。
常用的污水處理工藝有:傳統活性污泥法、A/O法、A2/O法、A/B法、SBR法。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膜生物反應器特點
a)出水水質好。生物膜法利用生物濾膜分離有機污水使污水處理的水質更好。比傳統的二次沉淀的方法具有*的生物降解功能,生物濃度也較活性污泥高,可以作為生活回用水使用。通過膜生物反應器提高了有機污水的降解能力,對有機污水進行處理能夠將難以降解的有機物強力地降解。是有機污水處理的處理技術;
b)工藝參數易于控制。膜生物反應器可以將STR 與HTR 分離處理,通過長時間的對STR 的控制,將硝化菌的硝化能力不斷聚集提高,從而增加了有機污水中有機物的降解能力,并且通過膜的分離,將大分子的有機物進行充足時間的降解,提高有機污水的處理能力。在工藝參數方面相比傳統有機污水污泥處理方法更簡單、容易操作和控制;
c)設備緊湊,占地少。一體式膜生物反應器的有機污泥濃度較高,反應器的體積小,容積負荷大,一體式膜生物反應器設備緊湊,占地少;
d)膜生物反應器的污泥產率低可以通過進行比較:
e)抗沖擊負荷能力強。膜生物反應器具有較高的抗沖擊負荷能力,具有高濃度的MLSS,優于傳統生物法;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性
1)對污染物的去除率高,抗污泥膨脹能力強,出水水質穩定可靠,出水中沒有懸浮物;
2)膜生物反應器實現了反應器污泥齡STR和水力停留時間HRT的分別控制,因而其設計和操作大大簡化;
3)膜的機械截留作用避免了微生物的流失,生物反應器內可保持高的污泥濃度,從而能提高體積負荷,降低污泥負荷,具有*的抗沖擊能力;
4)由于SRT很長,生物反應器又起到了“污泥硝化池”的作用,從而顯著減少污泥產量,剩余污泥產量低,污泥處理費用低;
5)由于膜的截流作用使SRT延長,營造了有利于增殖緩慢的微生物。如硝化細菌生長的環境,可以提高系統的硝化能力,同時有利于提高難降解大分子有機物的處理效率和促使其*的分解;
6)MBR曝氣池的活性污泥不不會隨出水流失,在運行過程中,活性污泥會因進入有機物濃度的變化而變化,并達到一種動態平衡,這使系統出水穩定并有耐沖擊負荷的特點;
7)較大的水力循環導致了污水的均勻混合,因而使活性污泥有很好的分散性,大大提高活性污泥的比表面積。MBR系統中活性污泥的高度分散是提高水處理的效果的又一個原因。這是普通生化法水處理技術形成較大的菌膠團所難以相比的;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工藝說明
生產過程中各工段的廢水以及全廠的生活廢水經總管道匯集進入格柵池,在池體進水口設有格柵,可有效地去除污水中較大的固體雜物,以確保污水在設備中運行暢通。經過格柵隔離的廢水進入調節池,調節池容水量12小時設計從而滿足污水水質水量的調節。調節池內設有液位自動控制儀,可實現提升水泵的自動控制,低水位停泵,正常水位兩臺水泵正常工作,超高水位時另一臺水泵投入運行,還可實現故障報警、故障切換和自動定時切換,保證水泵的正常使用壽命。
污水經污水泵打到厭氧池。厭氧生物處理主要應用于有機污泥和高濃度有機污水的處理。由于是密閉發酵,所以在處理過程中不影響周圍環境;同時隔絕空氣又加以發酵,可以釘死寄生蟲卵和致病菌;污水中的色度主要為有機物,厭氧菌正好是它的克星,用厭氧菌可以提到較高的處理效果。
接著污水進入初沉池,此時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活性污泥,為了防止活性污泥流失增加后續處理裝置的負擔,故設沉淀池一座。池子底部設計為斗型方便污泥的沉淀集結,池中還裝有氣提裝置方便了污泥的提升,因為是靠氣為動力不靠電力驅動大大節約了投資成本和運行成本。
沉淀后的污水流入兼氧池,兼氧過程是厭氧與好氧的過度過程,溶解氧控制在0.5-0.7mg/L左右。間兼氧菌具有去除污染物率高,耐沖擊負荷的特點污水經過兼氧處理后進入好氧池。 好氧采用接觸氧化法,是一種以生物膜為主生化處理裝置,具有去除率高、耐沖擊負荷、不產生污泥膨脹、無臭無味、不產生濾池蠅的優點,得到廣泛應用。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機物在此得到降解和凈化,好氧菌以填料為載體,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為食料,將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鹽類,從而達到凈化的目的。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操作規程
(一)原料規格要求
1.工業鹽酸(濃度31%)應符合國家標準《GB320—93工業合成鹽酸》的要求,嚴禁使用廢酸,尤其是內含,油脂或其他有機物的工業鹽酸;氯化酸鈉應符合國家標準《GB1618—1995工業用氯化酸鈉》的要求。
2.設備所用原料氯化酸鈉和鹽酸應分開單獨存放,氯化酸鈉應存放在干燥、通風、避光處,嚴禁與易燃物品如木屑、硫磺、磷等物品共同存放,嚴禁擠壓、撞擊。
3.如果因用戶使用不符合上述國家標準的原料造成設備損壞或水體污染事故,責任自負。
(二)使用及操作
A.使用前的準備和檢查
1.按說明書對控制系統進行設定
2.使用前應檢查的事項:
(1)打開動力水總閥門,把水壓按要求調至穩定狀態。
(2)檢查設備各部件是否正常,有無泄漏。
(3)檢查各閥門開關位置是否準確。
(4)檢查安全閥,將安全塞塞緊。
(5)從加水口給加熱水套加滿水。
(6)初次使用或清洗排污后應先從進氣口吸入10升清水,或打開安全塞,從安全口注入10升清水,再把安全塞塞好,嚴禁空機運行。
(7)打開設備電源開關,觀察溫度顯示和各指示燈狀態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