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噸/天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接觸氧化池
結構包括池體,填料,布水裝置,曝氣裝置。工作原理為:在曝氣池中設置填料,將其作為生物膜的載體。待處理的廢水經充氧后以一定流速流經填料,與生物膜接觸,生物膜與懸浮的活性污泥共同作用,達到凈化廢水的作用。
接觸氧化法是一種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特點的新的廢水生化處理法。這種方法的主要設備是生物接觸氧化濾池。在不透氣的曝氣池中裝有焦炭、礫石、塑料蜂窩等填料,填料被水浸沒,用鼓風機在填料底部曝氣充氧,這種方式稱為鼓風曝氣;空氣能自下而上,夾帶待處理的廢水,自由通過濾料部分到達地面,空氣逸走后,廢水則在濾料間格自上向下返回池底。活性污泥附在填料表面,不隨水流動,因生物膜直接受到上升氣流的強烈攪動,不斷更新,從而提高了凈化效果。
反應機理:在池內設置填料,池底曝氣對污水進行充氧,并使池體內污水處于流動狀態,以保證污水與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觸,避免生物接觸氧化池中存在污水與填料接觸不均的缺陷。該法中微生物所需氧由鼓風曝氣供給,生物膜生長至一定厚度后,填料壁的微生物會因缺氧而進行厭氧代謝,產生的氣體及曝氣形成的沖刷作用會造成生物膜的脫落,并促進新生物膜的生長,此時,脫落的生物膜將隨出水流出池外。

原理:在曝氣池中設置填料,將其作為生物膜的載體。生物膜由細菌、真菌和原生動物組成,這些微生物以吸附和沉淀在膜上的有機物為營養,將一部分有機物合成細胞物質,成為細胞中能夠的活性物質;另一部分分解為代謝產物,在分解代謝中放出的能量供微生物生長。
接觸氧化池的構造:由曝氣系統、填料、池體構成。曝氣系統將氧氣提供給依附在填料上的微生物,使微生物與污水充分接觸將有機物分解。可分為分流式和直接式,分流式的曝氣裝置在池的一側,填料裝在另一側,依靠泵或空氣的提升作用,使水流在填料層內循環,給填料上的生物膜供氧;直接式是在氧化池填料底部直接鼓風曝氣。
接觸氧化池的處理過程:一般有兩種一段法(一次生物接觸氧化)和二段法(兩次生物接觸氧化)。
一段法:原水先經調節池,再進入生物接觸氧化池,爾后流入二次沉淀池進行泥水分離。
二段法:采用二段法的目的,是為了增加生物氧化時間,提高生化處理效率,同時更適應原水水質的變化,使處理水質穩定。原水經調節池調節后,進入生物接觸氧化池,然后流入中間沉淀池進行泥水分離,上層水繼續進入第二接觸氧化池,后流入二次沉淀池,再次泥水分離,出水排放,沉淀池的污泥定期排出。
上面所述為兩種基本流程。隨著實踐的變化,這兩種流程可以隨之變化:例如,有將接觸氧化池分格,不設中間沉淀池,按推流型運行。一段法流程簡單易行,操作方便,投資較省,但對BOD的降解能力不如二段法。二段法流程處理效果好,可以縮短生物氧化所需的總時間,但增加了處理裝置和維護管理工作,投資也比一段法高。一般來說,當有機負荷較低,水力負荷較大時,采用一段法為好。當有機負荷較高時采用二段法或推流式更為恰當。試驗表明,二段法中的接觸氧化池,與第二接觸氧化池容積比宜選用7:3為好。在推流式流程中,既可按BOD變化的條件分格(格大,以后逐漸減小);也可按水力負荷分格(每格為相等大小)。

優點:
(1)凈化效率高;
(2)處理所需時間短;
(3)對進水有機負荷的變動適應性較強;
(4)不必進行污泥回流,同時沒有污泥膨脹問題;
(5)運行管理方便。
缺點:
(1)濾料間水流緩慢,水力沖刷力小;
(2)生物膜只能自行脫落,剩余污泥不易排走,滯留在濾料之
間易引起水質惡化,影 響處理效果;
(3)濾料更換,構筑物維修困難。生物接觸氧化池主要用于處理生活污水、食品加工類工業廢水、醫院廢水等。
20噸/天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生物脫氮機理
生物處理過程中,有機氮通過微生物的分解和水解轉化成氨氮,即氨化作用;通過硝化反應將氨氮轉化為亞硝態氮、硝態氮,再通過反硝化反應將硝態氮、亞硝態氮還原成氣態氮逸出,達到脫氮目的。
生物脫氮主要包括三個階段,即氨化階段,硝化階段,以及反硝化階段。
氨化反應:無論好氧還是厭氧條件下,中性、堿性還是酸性環境中都能進行,只是作用的微生物不同、作用的強弱不同。
硝化反應:硝化反應過程中, 釋放氫離子, pH下降, 硝化菌對pH十分敏感,為保持適宜pH值,應保持足夠的堿度。
反硝化反應在:反硝化的影響因素主要是碳源和溶解氧。反硝化是指微生物在缺氧條件下, 以NO3--N中的氧為電子受體,有機碳為電子供體,將硝態氮轉化為氮氣的過程。出水碳源不足時,可能需要另外投加碳源。
生物除磷機理
生物除磷原理利用好氧微生物中聚磷菌在好氧條件下對污水中溶解性磷酸鹽過量吸收作用,然后沉淀分離而除磷。
厭氧環境:污水中有機物在厭氧發酵產酸菌作用下轉化為乙酸苷;而活性污泥中的聚磷菌在厭氧的不利狀態下,將體內積聚的聚磷分解,產生的能量一部分供聚磷菌生存,一部分供聚磷菌主動吸收乙酸苷轉化為PHB(聚羥基丁酸)的形態貯存于體內。聚磷分解形成的無機磷釋放回污水中。
好氧環境:進入好氧狀態后,聚磷菌將貯存于體內的PHB進行好氧分解并釋放出大量能量供聚磷菌增殖等生理活動,部分供其主動吸收污水中的磷酸鹽,以聚磷的形式積聚于體內—好氧吸磷。
A2O工藝運行過程中的控制要點
(1)溶解氧:在聚磷菌放磷的厭氧反應器內,應保持厭氧條件,NO3-一類的化合態氧也不允許存在,但在聚磷菌吸氧的好氧反應器內卻應保持充足的氧。
(2)污泥齡:生物除磷主要是通過排除剩余污泥而去除磷的,因此剩余活泥多少將對脫磷效果產生影響,一般污泥齡短的系統產生的剩余污泥量較多,可以取得較高的除磷效果。有報導稱:當污泥齡為30d時,除磷率為40%,污泥齡為17d時,除磷率為50%,而當污泥齡降至5d時,除磷率高達87%。
(3) 溫度與PH值:在5-30℃范圍內,都可取得較好的除磷效果,此范圍內溫度越高釋磷速度越快,溫度低時應適當延長厭氧區停留時間。除磷過程適宜的pH值為6-8,否則,需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