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處理90噸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主要組成部分包括預處理單元、初級處理單元、生物處理單元、深度處理單元以及污泥處理系統等。這些組成部分相互協作,共同完成污水的處理任務。
預處理單元:格柵除渣機、毛發收集器等,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大顆粒雜質和懸浮物。
初級處理單元:沉砂池、沉淀池等,通過重力沉降或人工加速沉降去除污水中的無機顆粒和懸浮物。
生物處理單元:曝氣池、生物接觸氧化池等,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將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
深度處理單元:過濾器、消毒池等,進一步去除污水中的微量污染物和微生物。
污泥處理系統:收集和處理設備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污泥,防止污泥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的應用領域
- 城市污水處理:適用于城市居民小區、公園等公共場所的生活污水處理。
- 工業廢水處理:可處理食品加工、印刷、化工等行業產生的工業廢水。
- 農村污水處理:適合用于鄉村小型污水處理站,能夠解決農村污水排放問題。
- 臨時性活動:如大型活動、建設工地等,可作為臨時污水處理方案,確保活動過程中的污水安全處理。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工作原理:
生物處理:生物法是常用的處理方法之一,通過微生物反應器,污水中的有機物質被微生物吸附、降解,轉化為二氧化碳、水和無機物質等無害物質。例如在接觸氧化池中,微生物附著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污水流經生物膜時,其中的有機物被微生物分解 。
物理處理:采用物理過濾、溶解氣浮和電解等方式。物理過濾可去除廢水中的大顆粒懸浮物和固體物質;溶解氣浮則是利用微小氣泡促使污水中的懸浮物質和沉降物質在底部沉淀,實現廢水的過濾和凈化 。
化學處理:通過添加化學反應劑來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質和重金屬離子等污染物,如調節廢水的酸堿度、殺菌消毒等,使廢水中的有機物質變成易于溶解的無機物質而被去除 。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的使用方法
安裝調試:
根據安裝圖與基礎圖,準備基礎,確保混凝土底板平均承壓5t/m²,基礎必須水平。設備安裝在地坪以下時,基礎離地坪的相對標高需按圖尺寸為準。安裝過程中,管道連接需用橡皮墊緊固,確保不滲漏。設備安裝完畢后,需用土填入設備四周并夯實,確保設備不流動上浮。
初次使用及調試:
打開進水閥門和出水閥門,啟動設備進水提升水泵,將污水輸送到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當水位達到設備1/2高度時停止水泵進水,打開風機進水閥,開啟風機,向接觸氧化池內曝氣48小時后再啟動進水提升水泵將污水加入至設備3/4處,再向池內曝氣24小時。用手觸摸填料是否有粘狀感,觀察水體微生物生長情況,直至填料上生長出一層橙黃色生物膜,方可連續向設備輸送污水,水量應逐步增加至設計水量。
日常操作和維護:
定時觀察水中微生物生長情況,確保水流流態均勻,出水堰集水均勻。每隔24小時必須排泥一次,排泥時打開排泥電磁閥,利用氣提方式將二沉池內的污泥提升至污泥池。根據需要在消毒池內加入消毒劑(如氯晶片等),確保處理后的水達到排放要求。
自動運行和維護:
設備調試結束并正常運行后,系統即可進入自動運行狀態。水泵和風機的操作可切換在自動運行狀態,電氣操作控制柜利用PLC自動控制程序進行控制。平時只需適時對設備進行保護和養護,確保設備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