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三格式化糞池通常由三個格式化糞池串聯而成,每個格式化糞池之間相互獨立,依次進行沉淀、分解、消化污物。每個糞池之間通過渠道相連,以便于污物的流動與處理。第一池主要截留大塊固體物和沉淀污水中的懸浮物并發酵分解;第二池負責進一步發酵分解和消化污物,內設曝氣裝置增加氧氣含量;第三池存儲已基本無害化的糞液。
農村三格式化糞池使用維護
試水:化糞池固化干燥后,應加水進行試水,確保無滲漏后才能啟用。新池建成第一次啟用時必須在第一格加水。
清掏周期:三格式化糞池的第一池不少于20天,第二池不少于10天。第三池的糞液可作為農田灌溉的優質肥料。
禁止排放:洗澡水、洗臉水、洗衣水、廚房用水、雨水等廢水嚴禁排入化糞池
農村三格式化糞池結構
沉淀區:這一部分主要用于固液分離,比重大的物質沉入池底進行化糞處理,比重小的部分浮于水面上層,可以從清理口排出。同時,廢水產生劃糞作用,使一部分結構復雜的難分解的有機物被降解為易分解的物質。
厭氧區:在這一部分,污水中的有機物在厭氧細菌的作用下被分解,產生甲烷、氫、二氧化碳等氣體,這些氣體上升形成氣泡層,而下層的清水則流入下一部分。
過濾區:最后一部分采用生物膜法處理技術,污水與過濾器表面的生物膜接觸,有機物被微生物截留、吸附和分解,實現對污水的凈化處理。
農村三格式化糞池工作原理
三格式化糞池通過三個格子的設計來實現廢水的處理。具體過程如下:
第一池:新鮮糞便進入第一池后,與池內糞尿水混合并進行厭氧發酵。經過20天以上的液化、分層,上層為糊狀糞皮,下層為塊狀或顆粒狀糞渣,中層為比較澄清的糞液。初步發酵的中層糞液經過糞管溢流至第二池,而大部分未經充分發酵的糞皮和糞渣留在第一池內繼續發酵。
第二池:溢流入第二池的糞液經過10天以上的進一步發酵分解,與第一池相比,第二池內的糞皮與糞渣數量明顯減少,發酵降解活動較少,糞液處于比較靜止的狀態,有利于懸浮在糞池中的蟲卵繼續沉降。
第三池:流入第三池的糞液再經過30天以上的腐熟,其中病菌和寄生蟲卵已基本被去除,達到無害化要求,腐熟糞液可供農田施肥。
農村三格式化糞池優勢:
不占用地表面積:設備全部埋設于地下,上部可作為綠化地帶、停車場或道路,靈活布置。
處理效率高:處理效率比傳統工藝提高五倍以上,投資節省50-60%。
運行費用低:利用流體學控制污水處理過程,自動運行和停運,減少能耗和運行成本。
適應性強:適用于不同類型和規模的農村污水處理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