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回流污泥發黑發臭帶黏稠狀(污泥停留時間過長,回流比?。?/section>10.出水色度變深(物化效果變差、厭氧池效果變差或者好氧池污泥發生污泥膨脹現象) 好氧池污泥發生污泥膨脹時為什么會出現上清液清澈但是COD高的現象?
1.絲狀菌有很強的吸附作用,大量的絲狀菌有網捕作用,所以上清液清澈2.絲狀菌大量伸出菌膠團外,阻隔了菌膠團得到充足的氧氣,未能將有機物氧化轉化成無機物3.菌膠團得不到充足的氧氣,繁殖活動減少,菌膠團變得瘦小,活性下降1.好氧池污泥負荷過小,曝氣過量,污泥自身氧化,導致污泥絮凝性變差,污泥結構分散(水混濁而懸浮物多)2.好氧池污泥負荷過大,溶解氧不足,污泥吸附性能變差,有機物未能*分解掉3.二沉池負荷過高,或二沉池配水不均勻出現重力流現象,局部流速過快將污泥帶起4.二沉池回流比過大,二沉池泥層過低,水流攪動泥層過大(此原因占少)5.好氧池污泥排放量過大導致好氧池污泥齡過短,新合成的污泥絮體難以沉降(水清澈而懸浮物多)7.好氧池污泥營養料不足或者營養料比例不均衡(N、P比例過高)8.好氧池污泥發生污泥膨脹現象,沉降性差、二沉池泥層高,水流將污泥帶出(SVI值過高或過低都會出現此情況)1.二沉池回流比小,污泥停留時間過長,污泥厭氧反硝化后被氣體攜帶上浮2.好氧池進入大量物化污泥和厭氧污泥,由于部分不能轉化為好氧污泥變為浮渣排出系統4.好氧池泡沫多,與污泥/懸浮物等混合后到二沉池上浮5.好氧池污泥濃度低(污泥負荷高)或者溶解氧過高(有可能)6.好氧池污泥老化或者泥齡過短,絮凝性差,COD去除率和處理效果差1.好氧池污泥濃度上升較快或者污泥老化導致耗氧量增加2.厭氧池出水懸浮物很多,進入好氧池后消耗大量的溶解氧3.鼓風機出現故障停止運行或風機壓力不夠(出現此情況較少)4.厭氧池出水COD突然升高很多,或進水突然增大,沖擊負荷2.原水或厭氧出水的硫化物含量過高導致硫細菌大量繁殖7.好氧池污泥的泥齡過長,耗氧量增加導致溶解氧不足1.好氧池污泥負荷小,曝氣過量,污泥自身氧化,污泥絮凝性變差,污泥結構松散(清澈,細碎泥多,COD不高)2.好氧池污泥負荷過大,污泥吸附性能變差,有機物未能*分解掉,鏡檢污泥結構散(混濁,不透明,COD高)3.好氧池污泥排放量過大導致好氧池污泥齡過短(SVI值在70~120適宜,在此范圍內二沉池細碎污泥少)4.好氧池進水含有有毒物質或者污泥老化,泥齡長(混濁,有細碎泥,COD偏高,鏡檢輪蟲很多)5.好氧池營養料不足或者營養料比例不均衡(N、P偏低)1.原水中含有大量的表面活性劑成分(生產過程中添加的物質所至,泡沫為白色,氣泡細小,輕且不帶黏性)3.微生物繁殖中產生大量脂類物質或微生物(微生物自身生長繁殖活動所至,泡沫為泥色,氣泡大,帶黏性)
4.污泥反硝化泡沫(好氧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時間過長反硝化后產生的泡沫帶黏稠,泥色)2.好氧池污泥負荷高,泥齡短,回流量大,停留時間短3.好氧池污泥負荷低,溶解氧長期偏高導致污泥自身氧化(去除率低,溶解氧高),細碎污泥多,活性好的污泥少5.營養料不足或者營養料比例不均衡(N、P比例過高)6.厭氧池COD去除率低,厭氧水解效果差,出水COD濃度過高6.厭氧池停留時間過短難以到達厭氧水解狀態(設計問題) 好氧池上清液細碎污泥多,細碎污泥翻滾難沉降的原因?
2.好氧池污泥負荷過高(二沉池出水混濁,COD高,好氧池泥水沉淀后上清液后細碎污泥,混濁)3.好氧池污泥負荷過低,曝氣過度,污泥自身氧化后產生的細碎污泥(好氧池COD去除率低,出水COD高)4.好氧池污泥負荷過低,污泥停留時間長、曝氣過度導致污泥絮凝性差(污泥結構松散但COD去除率高或不低)2.在厭氧池頂部增加虹吸排泥管(不建議排厭氧底部污泥)1.先加大排泥解決沉淀效果差問題,改善后再提升污泥濃度,降低污泥負荷2.加大好氧池污泥的排放量,降低污泥齡(嚴重時要堅持兩個月左右)3.控制水溫在合適范圍內,穩定進水量,保持好氧池有充足的溶解氧(必須)5.如果二沉池泥層高可加大回流量、調節各二沉池進水量或投加聚鋁聚丙(臨時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