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甜口味的美食一直非常受廣大食客的喜愛,因為酸甜口味的美食可以激發食欲,而且味道*。外出就餐,偏好酸甜口味的食客們必會點上幾道諸如糖醋魚、糖醋排骨、紅燒茄子這樣的美食,而這些美味佳肴的制成必然少不了用淀粉來掛糊上漿或是勾芡,可見,淀粉在烹飪中有著*的效用。烹調用的淀粉,主要有綠豆淀粉、木薯淀粉、甘薯淀粉、紅薯淀粉、馬鈴薯淀粉、麥類淀粉、菱角淀粉、藕淀粉、玉米淀粉等。除了食用,淀粉還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工業原料,可廣泛應用于紡織、造紙、醫藥、發酵、鑄造、膠粘、化工、機械及鉆井等行業。
淀粉的用途廣泛,但是我們知道淀粉在加工過程中也會排放出大量的廢水嗎?
的確,在淀粉的加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高濃度酸性有機廢水,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殘余淀粉、葡萄糖、果糖、麥芽糖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與有機酸等,易Fu敗發臭,COD含量常在1000~30000mg/L之間;此外,淀粉廢水中總氮和磷酸鹽濃度高,是食品工業中污染較為嚴重的廢水之一。
目前,我國年產淀粉300多萬噸,按照現有的加工工藝,平均每生產1噸淀粉產生10~20m3的廢水,淀粉廢水本身無毒性,但是若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江河會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促進藻類及水生植物繁殖,且淀粉廢水量大時,河流會嚴重缺氧,散發惡臭,魚、蝦、貝類等水生動物可能會因此窒息死亡。因此,淀粉廢水的處理成為目前我國淀粉生產廠家面臨的十分嚴峻的問題。

那么,淀粉廢水應該如何處理呢?又有哪些工藝可以運用到淀粉廢水的處理當中來呢?
首先,我們要明確淀粉廢水處理工藝設計原則:
1.貫徹執行國家關于環境保護的政策,符合國家的有關法規、規范及標準。
2.根據設計出水水質和出廠水水質,所選污水處理工藝力求技術*成熟、處理效果好、運行穩定可靠、高效節能、經濟合理,確保污水處理效果,減少工程投資及日常運行費用。
3.妥善處理和處置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柵渣、沉沙和污泥,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4.為確保工程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提高自動化水平,降低運行費用,減少日常維護檢修工作量,改善工人操作條件,工程選用的電機、泵類等備品備件,皆為國內外廠家的優質產品。
5.在污水廠的征地范圍內,廠區總平面布置力求在便于施工、便于安裝和便于維修的前提下,使各處理構筑物盡量集中,以節約用地。

在明確了工藝設計原則之后,我們就來看一看淀粉廢水的處理方法和具體處理工藝吧。
目前,國內外針對淀粉廢水的處理方法主要有物化法和生物法。
1、物化法:主要包括絮凝沉淀法和由絮凝和吸附組成的組合工藝方法。物化法投資雖然小,但運行費用高,而且出水很難達到排放標準。
2、生物法:主要包括好氧生物法、厭氧生物法和光合細菌法等,生物處理方法因為具有成本低、能耗小、剩余污泥量少等優點,從而得到了環境工程界的重視。

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具體介紹幾種常用的淀粉廢水處理工藝
(1)厭氧-好氧串聯工藝
厭氧部分一般采用UASB、厭氧濾池、厭氧塘、縱向折流套筒式厭氧污泥床(VBASB)處理工藝,好氧部分可采用生物接觸氧化、循環式活性污泥法等工藝,厭氧前面采用調節池預曝氣、沉淀等預處理,好氧后面一般接氣浮、吸附、過濾等后處理,以保證出水達標。
(2)兩段好氧串聯工藝
該工藝可為生物接觸氧化與氧化塘串聯,如江西國藥廠淀粉分廠就是采用這種工藝。也可采用酵母菌-焦炭固定床生物膜兩段好氣處理工藝。
(3)化學絮凝-活性炭吸附
國內外常用的淀粉廢水處理方法是生化法,該方法具有技術成熟,效果較好,運行可靠等特點。其缺點是占地面積大,基建投資高,技術難度大,搡作管理復雜等。國內一些中小型淀粉廠由于技術和經濟條件有限,尤其是北方地區,冬季氣溫低,采用生化法處理淀粉廢水更加困難。用化學絮凝、活性炭吸附的流程處理淀粉廢水,具有基建投資少,工藝簡單,搡作容易,能耗低,對氣溫的變化適應性強,特別適用于該類中小型淀粉廠。
處理流程為:廢水→反應池(加入混凝劑,可利用工業廢渣DSZ),調節pH值為9~11)→管道反應器(加入絮凝劑,可用PAM)→斜板沉淀池→上清水(用工業廢酸調節pH值為6~9)→砂濾池→炭塔→出水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