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壓源輸出端口:UA、UB、UC、UX和共用中性點UN。
2 機殼接地端口:在測試時應可靠接地,可以提高測試數據的準確性和測試的安全性。
3 電流源輸出端口:IA、IB、IC和共用中性點IN。
4 開關量輸入端口:TA、TB、TC、TD、TE、TF、TG、TH共8路獨立輸入,兼容空接點與15V~250V有源接點,能自動識別有源 接點的極性,TN為公共端。
5 開關量輸出端口:4對空接點輸出。
6 LCD顯示屏:7寸彩色液晶顯示屏。
7 旋轉鼠標:試驗時需設定的所有數據及過程控制均由其完成。
1.2 技術參數
1.2.1交流電流源
三相共用中性點的電流源,電流上升下降時間 <100μs
大輸出功率:300VA/相
輸出準確度:
0.1A~2A準確度 | ±20mA |
2A~40A準確度 | ±0.5% |
單相連續輸出時間:
0.1A~5A輸出時間 | * |
5A~10A輸出時間 | ≥60秒 |
10A~20A輸出時間 | ≥30秒 |
20A~30A輸出時間 | ≥3秒 |
30A~40A輸出時間 | ≥2秒 |
分辨力:10mA
1.2.2交流電壓源
四相共用中性點的電壓源,電流上升下降時間 <100μs
大輸出功率:≥75VA/相
輸出準確度:
1V~5V準確度 | ±20mV |
5V~125V準確度 | ±0.5% |
分辨力:10mV
1.2.3直流電流源
單相輸出范圍:-10A~+10A或0~20A
大輸出功率:200VA/相
輸出準確度:
±0.1A~±2A準確度 | ±20mA |
±2A~±10A準確度 | ±0.5% |
分辨力:10mA
1.2.4直流電壓源
直流電壓輸出范圍:-150V~+150V或0~300V
大輸出功率:≥100VA
輸出準確度:
±1V~±5V準確度 | ±20mV |
±5V~±150V準確度 | ±0.5% |
分辨力:10mV
1.2.5交流電壓、電流源角度
相角范圍:0°~ 360°
準確度:±0.5°
分辨力:0.1°
1.2.6交流電壓、電流源頻率
頻率范圍:10~1000Hz
能疊加2~20次任意幅值的諧波及直流
輸出準確度:
10Hz~65Hz | ±0.01Hz |
65Hz~1000Hz | ±0.02Hz |
分辨力:0.001 Hz
1.2.7計時精度
1ms~1S | ±10ms |
1S~9999S | ±0.5% |
1.2.8開入量
8路獨立開關接點輸入,自動識別有源接點的極性
兼容空接點與15V~250V有源接點
1.2.9開出量
4對可編程開關空接點輸出
接點容量:250VDC,0.5A 或 250VAC,0.5A
1.2.10同步性
電壓電流同步性 ≤50μS
1.2.11供電電源
交流輸入電壓:
額定值:220V ± 10%
基準值:220V ± 2%
交流供電頻率:
額定值:50Hz ± 10%
基準值:50Hz ± 2%
1.2.12使用環境
環境溫度:-10℃~+40℃
相對濕度:≤90%
大氣壓強:80~110kPa
1.2.13.機箱尺寸與重量
箱體尺寸(長×寬×高):420mm×190mm×470mm
重量:20千克
與接地極的接地導體使用多芯絕緣銅導線,在 150 米電氣距離內,接地線的截面參見相關要求。用戶應根據現場的具體情況決定。4.2.4 接地導線與地極不要使用螺栓連接,應該采用焊接方式。以避免振動、腐蝕、金屬熱脹冷縮等造成接觸不良。Symphony 系統內各機柜柜體應與金屬安裝底座有可靠的電氣連接(可采用焊接法安裝機柜或螺栓連接輔以點焊),金屬安裝底座必須與整個建筑的接地系統有可靠的連接。
4.2.5 系統要求采用獨立的 220VAC 供電電源。即當采用廠用電源或保安電源供電時,用戶應加隔離變壓器。在分配盤的電源進線處,接地線與中性線須可靠短接,接地線與火線、中線同時布線接至 SYMPHONY 系統用電設備的接線端子。4.2.6 對于沒有電源輸入的設備,如 I/O 端子柜,應用采絕緣銅導線將機柜接地螺栓與其供源 的相鄰模件柜的接地螺栓相連。機柜安裝底座應與機柜等電位。4.2.7 交/直流接地可共用一個接地極,當采用二個接地極時,其間的電阻應小于 l 歐姆。各控制柜的交流地、直流地分別以星形接地方式匯集,多后接入同一地網(本工程為全廠電氣接地網)。接地電阻要求小于5 歐姆。4.2.8 在機柜底部有直流公共排以供連接直流接地,此直流公共排在機柜內與交流地和機柜是隔離的。以與直流接地極相連的接地排為中心,星型連接各個模件柜的直流公共排。各端子柜與其相應的模件柜也用星型接法連接。4.2.9 在有遠程布置的機柜的系統中,遠程機柜可使用自己的接地極,但接地要求是*的,該接地極應與 DCS 主接地極在同一個地網上。4.2.10 統外部信號接線和屏蔽線與接地有關。屏蔽線應該只在單端接地,在機柜側HDJB-702B繼電保護綜合校驗儀風力發電用機殼接地接地時接至機柜兩側的屏蔽棒上,該屏蔽棒與交流安全地連接在一起控制系統中的干擾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因此抗干擾措施通過合理的設計或電路中加裝隔離器使之更有效地抑制干擾、抗干擾,對有些干擾情況還需做具體分析,采取對癥下藥的方法,才能夠使控制系統正常工作。闡述了配網自動化建設的實現模式,包括配網自動化系統的總體結構模式、饋線自動化控制模式、配網自動化主站模式、配網自動化子站模式、配網管理終端、通信方式及一次設備選型等。通過比較分析幾種典型的方案,提出一種適用于縣級城市配網自動化系統的基本模式。我國縣級以下城市用電量約占全國用電量的40%,而配電網絡的供電可靠率遠低于98%,電壓合格HDJB-702B繼電保護綜合校驗儀風力發電用機殼接地率僅有90%。縣級以下城市配電網絡結構以輻射供電為主,環網供電開環運行的環路較少,10kV饋線較長,通常超過10km;饋線以架空線為主,分支線較多;用電負荷較為分散、負荷密度比較小,負荷受季節影響較大;配電變壓器多,但配變容量較小,配電變壓器覆蓋面很廣,選用哪一種性價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