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連云港學校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閱讀:690 發(fā)布時間:2020-10-21連云港學校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主要是糞便和洗滌食堂污水,學校每人每日排出的生活污水量為150—400L,其量與生活水平有密切關系,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機物,如纖維素、淀粉、糖類和脂肪蛋白質等,病毒和寄生蟲卵,無機鹽類的氯化物、硫酸鹽、磷酸鹽、碳酸氫鹽和鈉、鉀、鈣、鎂等,總的特點是含氮、含硫和含磷高,在厭氧細菌作用下,易生惡臭物質。
生活污水量為150—400L,其量與生活水平有密切關系。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機物,如纖維素、淀粉、糖類和脂肪蛋白質等、病毒和寄生蟲卵;無機鹽類的氯化物、硫酸鹽、磷酸鹽、碳酸氫鹽和鈉、鉀、鈣、鎂等。總的特點是含氮、含硫和含磷高,在厭氧細菌作用下,易生惡臭物質。
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是通過生物膜對污水進行處理和凈化,充分發(fā)揮了厭氧生物濾池、接觸氧化床的作用,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操作簡單、耐污染能力強、操作運行穩(wěn)定,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和推廣價值。
操作流程
安裝調試人員先要打開進水閥門、出水閥門,啟動設備進水提升水泵,將調節(jié)池的污水輸送到地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中開始。
初次使用及調試的設備,當水位達到設備二分之一高度時停止水泵進水,打開風機進水閥,開啟風機,緩緩打開風機出風閥,向接觸氧氣池內曝氣48小時后再啟動進水提升水泵將污水加入至設備四分之三處,再向池內曝氣24小時。
工作人員要用手觸摸調料是否有粘狀感,同時觀察水體微生物生長情況,直至長出生物膜,方可繼續(xù)向設備輸送污水,水量應逐步增加至設計水量,定時觀察水中微生物生長情況,發(fā)現(xiàn)異常應及時控制進水水量加以調整。
要觀察二沉池水水流流態(tài),出水堰集水必須均勻,一般每隔24小時必須排泥一次,排泥時打開排泥電磁閥,利用氣提方式將二沉池內的污泥提升至污泥池。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根據(jù)需要在消毒池內加入消毒劑,二沉池來水經(jīng)過消毒劑加藥罐,藥劑部分溶解,達到消毒的目的,經(jīng)處理過的水在清水箱內停留約0.5小時后,就達到了排放要求,可以向外界受水體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