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疾控中心污水處理設備排放標準
閱讀:1183 發布時間:2020-7-20疾控中心污水處理設備排放標準
點擊上方藍色字找到我,免費為您出設備方案。
序號 | 控制項目 | 排放標準 | 預處理標準 |
1 | 糞大腸菌群數(MPN/L) | 500 | 5000 |
2 | 腸道致病菌 | 不得檢出 | - |
3 | 腸道病毒 | 不得檢出 | - |
4 | pH | 6-9 | 6-9 |
5 | 化學需氧量(COD) 濃度 (mg/L) 允許排放負荷(g/床位) | 60 60 | 250 250 |
6 | 生化需氧量(BOD) 濃度 (mg/L) 允許排放負荷(g/床位) | 20 20 | 100 100 |
7 | 懸浮物(SS) 濃度 (mg/L) 允許排放負荷(g/床位) | 20 20 | 60 60 |
8 | 氨氮(mg/L) | 15 | - |
9 | 動植物油(mg/L) | 5 | 20 |
10 | 石油類(mg/L) | 5 | 20 |
11 |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mg/L) | 5 | 10 |
12 | 色度(稀釋倍數) | 30 | - |
13 | 揮發酚(mg/L) | 0.5 | 1.0 |
14 | 總(mg/L) | 0.5 | 0.5 |
15 | 總汞(mg/L) | 0.05 | 0.05 |
序號 | 控制項目 | 排放標準 | 預處理標準 |
1 | 糞大腸菌群數(MPN/L) | 500 | 5000 |
2 | 腸道致病菌 | 不得檢出 | - |
3 | 腸道病毒 | 不得檢出 | - |
4 | pH | 6-9 | 6-9 |
5 | 化學需氧量(COD) 濃度 (mg/L) 允許排放負荷(g/床位) | 60 60 | 250 250 |
6 | 生化需氧量(BOD) 濃度 (mg/L) 允許排放負荷(g/床位) | 20 20 | 100 100 |
7 | 懸浮物(SS) 濃度 (mg/L) 允許排放負荷(g/床位) | 20 20 | 60 60 |
8 | 氨氮(mg/L) | 15 | - |
9 | 動植物油(mg/L) | 5 | 20 |
10 | 石油類(mg/L) | 5 | 20 |
根據的規模、性質和處理污水排放去向,進行工藝選擇。根據分類污水處理后排放去向分為自然水體和通過市政下水道城市污水處理廠兩類。
污水處理所用工藝必須確保處理達標,主要采用的三種工藝有:加強處理效果的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和簡易生化處理。
工藝選擇原則為:
傳染病必須采用二級處理,并需進行預處理。
處理自然水體的縣及縣以上必須采用二級處理。
處理城市下水道(下游設有二級污水處理廠)的綜合采用二級處理,對采用一級處理工藝的必須加強處理效果。
地埋式一體化設備主要處理手段是采用目前較為成熟的生物氧化法。水質設計參數也按一般生活污水水質設計,按進水COD:200-300mg/l計,COD≤50mg/l計,共有六部分組成:(1)初沉池(2)氧化池(3)二沉池(4)池,裝置(5)污泥池(6)風機房、風機組成。
(1)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之初沉池:一般初沉池為豎流式沉淀池。污水在沉淀池的上升流速為0.2-0.3毫米/秒,沉淀下來的污泥用空氣提至污泥池。(注:DSW0.5-5m3/h不設初沉池)
(2)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之氧化池:初沉后的水自流至池進行生化處理,池分為,總停留時間為4-6小時,填料為組合式填料,易結膜,不堵塞,填料比表面積為160m2/m3,池氣水比在12:1左右。(注:DSW0.5-5m3/h池為二級)
(3)水處理設備之二沉池:生化后的污水自二沉池,二沉池為豎流式沉淀池,上升流速為0.1-0.15毫米/秒,排泥提至化糞池或污泥池。
(4)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之池:按規范(TJ14-74)為30分鐘,若是污水,池可停留時間至1-1.5小時。采用固體氯片溶解的,裝置能根據量的大小不斷改變加藥量,達到多多加藥,少少加藥的目的。需要其它裝置可另行配制。(注:如用于工業污水或直排水,池與裝置可以不要)
(5)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之污泥池:初沉池、二沉池的所有污泥均用空氣至化糞池或污泥池內進行好氧消化,污泥池的上清液回流至氧化池內進行再處理,消化后剩余污泥很少,一般1-2年清理一次,清理可用吸糞車從化糞池或污泥池的檢查孔池底部進行抽吸后外運即可。
(6)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之風機房、風機:風機房設在池的上方,風機房進口采用雙層隔音,進風口有消聲器、風機過濾器,因此運行時噪聲較小,風機采用二臺羅茨鼓風機,能自動交替運行,單臺風機運行壽命30000小時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