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污水處理請不要再讓治污變致污
閱讀:741 發布時間:2018-11-2
污水處理請不要再讓治污變致污
來自媒體報道消息稱,原本為了污染治理建設的污水處理廠,有的卻正在扮演污染者的角色。相比城鎮黑臭水體,部分污水處理廠反而成了污染企業的保護傘,給水生態系統帶來了不容忽視的影響。因而,打破固化運營模式、實現商業模式與治理技術良性循環正成為污水處理廠發展的題中之義。
治污反“致污”,成了當前污水處理廠的尷尬。本該是對污水進行集中處理、變污水為合格水的污水處理廠,為何自己卻成了污染源?
核心問題,依然是污水處理企業缺乏“改善”的動力。尤其是治污成本高于排污成本,導致污水處理廠虧損現象仍較為嚴重。污水處理廠連日常運營資金都難以維系,加大投入改造工藝技術的積極性不高。與此同時,污水處理廠運營機制仍然不順暢,沒有建立起有效的盈利機制。其他常見的還包括:處理設施運行不正常、在線監控運行不正常、建設項目未完成環保驗收等。
現在正常的城市污水處理難度并不大,尤其常規指標達標排放的難度不大。按照《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規定,即使按其高水準的“一級A”排放標準,也僅相當于地表水劣V類。照此來看,即便各地都實施雨污分流,生活污水全處理的理想狀態,也難以達到改善和修復城市水體的目的。
未來,污水處理廠建設及運營仍然任重道遠。在上述新的運營環境下,精細化運行將成為必然選擇,同時污水處理廠亟待從擴能、提標入手,從根本上解決污水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