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保溫管節能建筑技術問題
在提到建筑節能時,經常聽到一句讓我們這些搞建筑節能的技術人員感到難堪的話就是“節能建筑不節能"。
一方面國家大力倡導建筑節能,另一方面我國擁有大量的非節能建筑。據建設部資料,目前我國每年新建建筑中,只有10%~15%能達到國家制定的強制性節能標準。而這些“節能建筑"在后期的運行過程中,能耗指標能夠真正達到節能標準的又是。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有政策法規的原因、思想認識的原因等。作為技術人員,我主要談談與技術相關的原因。
首先,能夠掌握建筑節能知識的運行管理人員匱乏。
如果問一位暖通專業大學生,理想的工作是什么,多半的回答是去設計院做設計工作,很少有愿意去運行單位做運行工作的,即使有,大多數還選擇了空調運行,能夠在供熱運行領域工作的實在是鳳毛麟角。由于這種重設計輕運行的社會現象,造成許多按照節能建筑規范建成的系統,達不到節能效果。
其實現在的節能系統,往往是綜合了暖通、自控、電氣、機械等多專業的綜合系統,需要專業的技術人才,結合運行經驗,才能正常運行。而現在的運行管理人員,多半還是按照原來非節能建筑的運行經驗來運行,不但浪費了能源,而且造成很多先進的設備低效使用或被閑置。
其次,節能建筑的節能驗證存在一定的技術問題。
當前節能建筑的監管主要是在設計上,必須按照節能系統進行設計,施工監理按照施工材料和技術要求進行施工,然后就可以按照節能建筑驗收了。具體zui后該建筑運行起來是否達到了節能指標,似乎與設計、施工單位就沒有關系了。由于建筑節能具有特殊性,即其能否達到節能指標需要實際運行起來才能驗證,與我國現在要求施工驗收了以后才能運行存在一定的矛盾,造成節能建筑的節能驗證存在一定的技術問題。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