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豆制品加工廢水怎么處理能達標排放
豆制品加工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主要污水由沖泡大豆的污水(泡豆水)、壓榨過程中流出的黃泔水及洗滌器具的污水組成。泡豆水和黃泔水總量是大豆重量的5.5到7倍,其中黃泔水的排放量是大豆投料量的4到5倍,即每天加工100kg大豆約產0.4t污水。豆腐生產清洗用稅的量是大豆重量的10到20倍,即每天生產100kg大豆產1到2t的清洗污水。
豆制品豆制品加工污水特點:
豆制品加工污水的排放量大有機物濃度高,成分復雜。以豆腐生產為例,黃泔水COD高達20000到30000mg/L,泡豆水COD為4000到8000mg/L,洗滌沖洗稅COD為500到1500mg/L。泡豆水的主要承認有水溶性非蛋白氮、稅蘇糖、棉籽糖等寡糖,檸檬酸等有機酸以及*、礦物質等,此外,還有異黃酮等色素類物質。黃泔水的組成更為復雜,除含泡豆水的所有成分以外,還含有蛋白質(大豆清蛋白、大豆凝血素、*抑制因子等)、氨基酸、脂類等。豆制品生產清洗用水中含有大豆清蛋白、糖類、豆渣和清潔劑等。
豆制品加工廢水怎么處理能達標排放
(一)加藥聚凝部分:
甘德縣小型老豆腐加工污水處理低耗能由污水泵從污水池抽向渦流反應器。一般采用在污水泵前加藥。這樣可使藥液和污水通過污水泵的葉輪旋轉而得到充分的混合。藥液由加藥裝置供給。加過藥的污水進入渦流反應器中,污水得到充分的聚凝。
(二)回流水溶氣釋放部分:
氣浮效果的好壞,主要取決于回流水溶氣及釋放的效果。本氣浮采用高效節能的溶氣和釋放設備。使空壓機的壓縮空氣與處理后通過水泵加壓的回流水在溶氣罐中充分混合溶解,形成溶氣水。
(三)氣浮部分:
通過加藥混凝的污水進入氣浮池中,由溶氣罐中的溶氣水在進出水管口下部由溶氣釋放器突然減壓,使溶解于水中的空氣由突然減壓而釋放出大量的微氣泡。微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遇到污水中已經凝聚的懸浮物,微氣泡附著在懸浮物上,使之很快上浮,這樣污水中處理掉的懸浮物全部浮于上面。然后通過氣浮上部的刮沫機把它們刮去排到污泥池中,而池底部通過處理的清水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