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量交易增大力市場問題凸顯
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西北網力外送規模將進一步擴大,西北區域750千伏網及特高壓交直流網均將繼續加快建設。預計到2015年,西北網網對網外送規模將達到7471萬千瓦,氧化鋅避雷器測試儀外送總規模9811萬千瓦。
然而,隨著跨區跨省交易的不斷深入發展,一些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西北監局提供的相關資料顯示,形勢不容樂觀,其問題主要集中在發機組外送能力受制約、跨區跨省輸容量不足、交易體制不完善等方面。 首先,煤的價、質、量問題嚴重制約著發機組外送能力。同西北區域的zui大發負荷相比,裝機容量仍有較大富余。然而,受煤供應不足影響,部分廠存煤可用天數長期不足7天,以陜西省為例,全省平均存煤可用天數一直在10天左右徘徊;其次,雖然合同煤以外的市場煤較為充足,但價格過高,企業缺乏購買市場煤進行外送的積極性;煤質差也制約了機組的可調出力。
其次,西北送華中通道輸容量不足。去年華中區域力供需緊張,一度出現全區域性的缺局面,今年情況雖有所緩解,但供需形勢依然不容樂觀。今年3月份以來,西北送華中的靈寶背靠背直流工程一直處于滿負荷的運行狀態。按往年慣例,在迎峰度夏期間,德寶輸通道需將四川富余水反送西北,西北外送華中能力還將受到一定限制,西北送華中輸能力亟待進一步加強。
此外,隨著交易量的不斷增大和交易情況的不斷復雜,相關規定和辦法不能很好地適應目前交易的需要,輸價格形成機制有待完善,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跨區跨省交易健康有序規范發展。
那么,如何解決西北區域跨區跨省交易的主要矛盾?資料顯示,需要加強西北區域力量平衡的預測分析,開展受端力市場調研,深化力內需外送交易機制,調動發企業、政府參與跨區跨省送的積極性,力圖實現跨區跨省送集中交易常態化,形成多品種交易體系。簡單來說,解決西北區域跨區跨省交易問題的關鍵,就在于用市場理念和機制來促進跨區跨省交易的發展。
西北監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力氧化鋅避雷器測試儀監管機構一直高度重視跨區跨省交易工作,密切關注力供需形勢和煤供應情況,積極支持發企業在滿足區域內力需求的基礎上,加大外送規模,提高發企業邊際收益,減少虧損,實現跨區域力余缺調劑。據了解,今年以來,西北監局就保證煤供應、加大外送量向陜西省政府專報了《關于進一步促進陜西力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得到了陜西省政 府的高度重視,并出臺了提高火機組利用小時數、增加外送量的相關政策,取得了明顯效果。一季度,陜西送華中量達32.1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