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裝備耐壓測試儀制造業井噴 企業紛紛駛入
2011年,占裝備耐壓測試儀制造業80%份額的機械工業保持了較快增長勢頭。*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我國機械工業總產值136466億元,同比增長25.93%。1至9月,機械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18423億元,同比增長26.16%;利潤總額8060億元,同比增長18.25%。在列入快報統計的119種主要產品中,105種產品的產量同比增長。在保持較快增長的同時,裝備耐壓測試儀制造業結構調整有序展開并明顯提速,突出表現之一就是依靠自主創新,裝備制造業的技術產品向升級步伐顯著加快。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制定出臺《內蒙古自治區裝備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該規劃確定大力發展裝備制造業,將裝備耐壓測試儀制造業作為重要的經濟增長極,煤炭機械設備、輸變設備、化工機械設備和交通運輸等設備將是發展重點。
大力發展裝備耐壓測試儀制造業,是內蒙古大力發展非資源性產業思路的一部分。發展非資源性產業為解決就業問題、交通問題和節能減排的問題,同時也是內蒙古在利用原先較好的裝備制造基礎,發揮自己資源以外的優勢。“十一五”以來,內蒙古積極引進大企業和成套技術,重點發展運輸設備制造、工程機械制造、汽車制造、清潔能源設備制造和大型化工機械和煤炭采掘機械制造等裝備工業。“十二五”期間,內蒙古將在裝備耐壓測試儀制造業上下更大工夫,預計到2015年實現產值3520億元,20年實現產值8000億元。
“十二五”期間,內蒙古將需要150億元的煤炭機械設備;隨著煤從空中走外道通道的建設,今后五年網投資規模將超過150億,輸變保護及控制設備市場容量將達到120億元,平均增長75%;化工是內蒙古工業的重要增長極,耐壓測試儀年需求量達到85億元以上。此外,清潔能源設備、工程機械、農畜產品加工機械、農牧業機械、交通運輸設備等也些是發展重點,內蒙古著重建設風力發展,爭取成為我國清潔能源產出zui大的省區,清潔能源設備市場空間很大,這些需求一旦轉化為當地優勢,除帶動本地GDP增長,還能解決就業問題和稅收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