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過程控制在預定的條件之下,確保實驗的優質、高效和安全,這是儀器設備防護的目的與任務。但儀器設備也會和人一樣,在缺乏抵御“細菌"侵蝕的情況下發生“疾病"。這里的“細菌"是指水分、霉菌、工業大氣、工作介質以及光和熱等侵蝕性物質。檢測儀器遭受侵蝕后則不能正確反映實驗過程中各種參數的真實情況,甚至使實驗無法進行,或縮短儀器使用壽命,或可能導致實驗事故的發生。
搞好儀器防護工作,將利于實驗的正常進行,有利于新實驗方法的采用,有利于實驗水平的提高:可以避免實驗事故的發生可以擴大儀器的使用范圍,可以延長儀器設備的使用壽命,這就相當于儀器生產產量的增加和質量的提高。
一、加強儀器設備保養,做到合理安全寄存 儀器設備寄存要合理,做到光學儀器、精密儀器和一般儀器分開寄存,科研設備和學生操作儀器分敞開,試驗藥 品和儀器分敞開,此外,儀器設備的擺放還要科學合理、整齊漂亮、陳設有序、取用方便。危險品按其易燃、易爆、腐 蝕、毒害等特性分柜隔離寄存在危險品室內,要避免因混放(氧化劑和易燃物混放)而誘發的火災事故;強氧化劑(如、高氯酸)和某些混合物(如和的混合物)易產生爆炸,保存或運用這些藥品時應注意安全;銀氨溶液久置后 也易產生爆炸,用后不能保存,應傾入水槽中;易燃、易揮發的有機溶劑(乙醇、、苯、丙酮等)要密封保存在陰涼 的地方并且遠離火源。輻射類物品必須有鉛皮等包裹;精密控溫水銀柱要豎直放置避免水銀斷柱產生斷路。加強對試驗設備、儀器以及藥品的合理寄存辦理,為進一步完善儀器設備辦理打下重要根底。
二、注重儀器設備的保護和保養作業 儀器設備的日常保養保護是保證設備正常運轉的根底性作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作業,特別是大型儀器,如保 養得好,則能延長運用壽命,節約開支。
1) 定時做好儀器的清潔、除濕 儀器簡單蒙塵,若不定時清潔,就會形成短路等故障。長期不使用或在梅雨季節,儀器容易受潮。針對這些情況,咱們應常常打掃灰塵,定時開機除濕或經過抽濕機抽濕。
2)嚴格進行檢測、調試 每次試驗前,嚴格依照操作規程對儀器進行檢測、調試,不放過每一個細節。 如:儀器面板旋鈕是否松滑?指示檔位是否正確?機內外螺絲有無松脫現象?描筆通不通?定規范不精確?輸入 輸出是否正常?平衡與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若比及試驗時才發覺,勢必影響試驗進程。
3)試驗后及時檢測儀器 每次試驗結束后,要對運用過的儀器進行檢測,將各種旋鈕、開關復位,為下一次試驗做好準備。
4)期末大檢修 一個學期試驗課結束后,利用假日休閑時刻應對儀器進行全面檢修。自己不能擔任的,應及時送專業維修部分檢 修。
5)適當彌補和修正常用零件、配件 常常檢查常用的零件、配件是否完好夠用,不行的應及時彌補。有些零件、配件不易買到,有些雖可買到,但價 格不菲。這就要求咱們不要隨意丟掉廢舊零件、配件,待修補后持續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