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油分析儀作為水質監測的核心設備,其技術發展聚焦于檢測原理創新、智能化升級與多場景適配性。以下從技術原理、性能指標、應用場景及操作規范等維度展開分析。
WTF2000-2C的水中油分析儀
一、技術原理與檢測方法
1,光學法
紅外分光光度法:利用油類物質在3,030cm?¹、2,960cm?¹、2,930cm?¹處的特征吸收峰,通過全自動萃取與光譜分析實現油類定量檢測。
紫外熒光法:激發油類物質在特定紫外波長下發射熒光,熒光強度與油濃度呈正相關,適用于石油烴類污染物的快速識別。
光學散射法:通過油膜對入射光的散射、折射特性,結合智能算法反演油膜厚度及分布,適用于高濁度水體監測。
2,自動化技術
全自動處理系統:集成自動采樣、萃取、過濾、吸附及清洗模塊,支持6-12個樣品連續處理,減少人工干預。
智能校準與補償:采用多波長補償算法消除懸浮物、鹽分干擾,確保復雜水質下的檢測精度。
二、核心性能指標
1,測量范圍:覆蓋0.003-800mg/L,支持富集稀釋擴展檢測限。
2,精度與靈敏度:
檢出限低至0.04mg/L,重復性RSD≤0.6%,誤差≤2%。
熒光法實時響應時間≤1分鐘,紅外法實驗室級精度達國標HJ637-2018要求。
3,穩定性與兼容性:
光源壽命≥10,000小時,抗溫度波動與水質沖擊68。
支持WiFi/藍牙數據傳輸,兼容云端平臺與本地打印輸出。
三、典型應用場景
1,環保監管:
污水處理廠出水油污監測,防范超標排放風險。
水庫、河流等水源地油污染預警,實時追蹤溢油擴散。
2,工業控制:
石油化工、船舶運輸行業廢水處理工藝優化,保障油水分離效率。
輸油管道泄漏監測,秒級報警助力應急響應。
3,科研與海洋保護:
高校及科研機構用于油污遷移規律研究。
近海油污監測,支撐生態修復決策。
四、標準化操作流程(以紫外熒光法為例)
1,預處理階段:
采樣點選擇代表性位置,過濾去除懸浮物(0.45-1μm濾膜)。
高濃度樣品需用正己烷稀釋并記錄倍數。
2,儀器校準:
零點校準使用超純水或空白溶劑,標準油溶液校準曲線構建。
,3,檢測與維護:
啟動紫外光源預熱15-30分鐘,確保信號穩定。
定期清潔光學窗口,校準硅酸鎂吸附模塊。
五、技術發展趨勢
1,智能化升級:
嵌入AI算法實現異常數據自診斷,優化校準周期。
物聯網集成支持多節點組網監測,提升區域污染溯源能力。
,2,綠色化設計:
無試劑檢測技術(如直接光學法)降低耗材成本。
防腐材質與氣自凈系統延長設備壽命。
wtf-2000系列分析儀是專為連續自動監測內容的石油碳氫化合物,自然和廢水。該儀器包括樣品制備單元和wtf-3000型發光檢測儀。樣品制備單元提供計量的水進料與水和試劑流的切換,溫度控制,攪拌和質量交換過程。該檢測器(或光電池)進行從使用色譜膜技術的樣品中提取由水質和石油烴的發光的檢測。
儀器wtf-2000-2C修改的一個特殊變型,用于 監控的廢水或自然水域的污染的高風險。該分析儀被安裝固定,并使用被控制內置的微處理器或外部PC。在一個單獨的操作模式中,所選擇的反應序列可以從內置 鍵盤來分配。固件允許分配系統組件的操作的任何序列和從0.02至20毫升/分鐘改變流速。該儀器配備了一個4-20 mA電流環路和RS485計算機接口,定制報表輸出和遠程計算機控制。濃度的測定結果,達到1000的值,存儲在內置存儲器中,并顯示在屏幕上毫克每升, 對內置的彩色液晶觸摸屏。如果石油烴的濃度超過閾值水平,則報警模式被激活,中繼站可以從以下的分析裝置的命令來觸發。典型的測量周期的持續時間是5 - 15分鐘(取決于所分析的樣品的濃度)。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