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機器人再往里頭走點……好,看到了!”夏日午后,在一條車水馬龍的道路旁,市排水設施管理處維護人員正在用管道檢測機器人檢查路面下的雨水管道。
“檢查管道第的一步就是用封堵氣囊,把要檢測的一段水管隔出來,把水抽干并清洗管壁,然后我們的‘機器人’就要上場了。”維護人員所說的機器人,其實是一個帶攝像頭和照明燈并且有線的爬行器,它和一個主控制器、一個操縱電纜盤組成集成系統,叫做管道內窺鏡檢測設備,探測功能非常強大。
“一些雨水管道直徑比較小,像這個管道直徑只有30厘米,只有‘機器人’能進去。”維護人員介紹說,用操縱盤控制“機器人”的爬行方向,主控屏幕上就會顯示出它前進的距離,而轉動攝像頭,你就能從屏幕上看到管道內各個方位的影像了,“這就好像我們做‘腸鏡’一樣。”
暢通“健康”的地下管網是備戰汛期“大考”的有力保障。市水務局結合工作實際,盯住當前防汛這項重點任務,采用多種創新性技術手段,有針對性地調整工作流程,努力達到服務群眾的特佳效果。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